本报讯(记者 窦洁)“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可为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表示,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疾病的精确诊治起到良好作用。
4月2日,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举办的“西湖论道-Septin9基因甲基化与肿瘤早诊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近百家三甲医院的200余位专家参与了本次活动。与会专家达成共识:针对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的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仅需抽取10 ml外周血,即可准确判断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其无创、采样方便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受检者的依从性,有助提高我国患者接受早期筛查的积极性。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产品,由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了全新的商品名——“思博定”。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表示,思博定是我国目前唯一同时获得FDA、CE、CFDA三方认证的大肠癌血液检测产品,并被CFDA列为2015年“国内首创、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通过早期的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地干预,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提高中国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2880例高危人群,仅15%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柏愚副教授分享了2014年针对天津市东丽区46 743例常住人口的研究。临床上,结肠镜检查仍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但早期筛查尚缺乏操作简便、依从性较好的检测手段。
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盛剑秋教授表示,过去的初步筛查方案只有粪便潜血试验,随着外周血Septin9 基因甲基化检测的出现,消化科医生可采取的筛查手段更加丰富。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则需进一步进行结肠镜检查来确诊。
目前,癌症基因筛查市场火爆,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恂博士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尽早迎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