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2-12 总第39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2-12 总第394期
返回上层

总第394期

发布时间:2015-02-12

2015春节特刊

标题导航

叹息灿烂生命流逝

发布时间:2015-02-12来源:《医师报》作者:董杰  阅读: 71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2014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华伟教授等在《心脏》(Heart)杂志发表研究显示,我国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在不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情况下,3年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5%,全因死亡率为7.4%,而血运重建及规范用药可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

华教授在国外工作期间及回国后,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包括《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ACC)、《欧洲心脏起搏和电生理杂志》等权威专业杂志。

华教授告诉记者,这项研究调查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00多例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低下患者,为国内最大系列研究,对于指导我国患者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做科研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在这项调查中,华教授认为,最大的困难来自随访,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随访,这在其他研究中很难做到。

另一个较大的困难来自文章的发表。华教授说,这项研究的所有随访工作于2009年完成,2010年完成稿件撰写,研究的发表经历了很多波折。本希望能够在影响因子更高的《循环》等杂志上发表,但经过反复修改,还是未能如愿以偿。文章最终能够发表在Heart杂志,也是一件令华教授及科研团队感到欣慰的事情。

其实,多年来,华教授做了很多猝死相关工作。此前,华教授等人进行的中国最新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表在JACC杂志上。根据华伟等人的调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若以我国13亿人口推算,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例,位居全球各国之首。

谈到进行猝死相关调查和研究的初衷,华教授说:“我们目睹了很多人英年早逝,如马季、侯耀文等明星,张普柱、丁易等医生同行,以及多名公司高管……灿烂生命的流逝,让人扼腕叹息。但有多少人想过他们离去背后的事实:心脏性猝死?为此,我们想引起公众对这种疾病的重视。” 

以冠心病为首的心脏性猝死在美国曾被称为“男性第一杀手”和“女性第三杀手”。美国很早便有专门的医疗部门开始做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调查。而我国一直缺乏这样的数据,对该病的认识还很不足。

华教授说:“中国最新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是个艰辛的过程。由于经费有限,调查组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北京、广州、新疆、山西分别代表北方、南方、西部、中部,同时也代表城市、农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调查组找到医疗部门和派出所,收集当地的全部死亡档案,统计出所有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专业人员再根据这些报告,筛查其中的心脏性猝死案例。”

 展望2015年,华教授希望能够探索更广阔的科研领域。同时,希望这些科研工作最终能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让更多人的健康得到保障,华教授认为,这才是科研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