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线媛媛)年初,《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医院厕所 咋没手纸》的文章,小小的细节成为医院服务落后的一个缩影。近日,北京朝阳医院率先在门急诊及病房区域的45个公共卫生间配置了卫生纸,方便患者及家属使用。
“这样一来,患者无需再到处找小卖部或超市买纸了。为避免造成浪费,医院在卫生间都安装了纸巾盒,并张贴了温馨提示语,医院保洁人员也会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并及时补装卫生纸。”北京朝阳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北京市医管局从2015年年初就开始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市属医院卫生间管理规范,目前,规范的初稿已经完成,将进一步征求修订意见,完善后将于近期下发。《规范》要求北京市属22家三级医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保洁人员配置和保洁服务监管,标配厕纸和洗手液,以此改善卫生间管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早在2015年底,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就在医院门诊、急诊、住院楼的墙壁上,安装了免费使用的免洗手消毒液,医院诊室配备了干手纸,卫生间配备了如厕用纸。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宣传部部长江丽波告诉记者,该院作为百年医院,一直视引领人性化服务为己任。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表示,这些人性化的措施,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更减少了疾病传播的概率。
北京市医管局基础运行处处长樊世民介绍,按照相关测算,以日门诊量8000人左右的大医院为例,为配置厕纸和洗手液,医院每年要增加60~70万元的人力和物料成本投入。
面对附加成本的投入,孟庆刚表示:“这个投入是值得的、必要的。为这些便民举措,我院每月支出约3万元,但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我们就会坚持下去。”同时,孟庆刚还提出了控制成本的好办法,“开源节流,后勤水电气智能化,医院每年就可节约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