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凌锋教授在会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3年, 主席首次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时,该国总统希望得到来自中国医学界神经外科医师的援助,于是,习主席答应3年派100名医生支持。2014年,这个任务交到了北京市,北京市组织了6家医院,每个医院派出一个分队,每个分队援助半年。宣武医院作为第一批援助分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在当地创下多个“第一”。总统和总理多次邀请医疗队员到家里作客。“中国的神经外科医师,为推动两国外交加了精彩的一分。”凌锋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表示认同,其所在医院同样开展了类似活动,培训了多名东南亚各国医生。“在哈沙克斯坦,有一个是我们的学生。”对此,他颇有些得意。“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我们临床医疗水平在很多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援外已成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医生从未停止对非洲的医疗援助,包括2014~2015年,不断派遣医疗队协助非洲四国抗击埃博拉病毒感染。凌锋认为,援外对医生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语言关,其次是专业性。凌锋建议,中国医师协会应承担组织医疗志愿者队伍的工作,成立援外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各个专业学科的志愿者。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外交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三家会商,摸准需求,开展精准援外,更好地体现我国医生的“软实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