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房颤有着复杂的关联。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会导致心衰、全因死亡率增加。目前尚清楚OSA与房颤之间的关联是基于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抑或OSA本身便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或始因之一。
OS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障碍,反复出现的低通气可能导致反复的低氧血症、睡眠觉醒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临床上表现为打鼾、头痛、白天嗜睡及反应灵敏性降低。在美国,成年人中OSA发生率约3%~7%,但由于诊断率低,这一患病率可能被低估。
研究表明,在OSA患者中房颤发生风险增加。在OSA患者相关研究中,经校正后房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个:男性、高血压。Mehra等进行的Sleep Heart Health研究证实,OSA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是无睡眠呼吸障碍者的4倍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MrOS研究及Sleep Heart Health研究结果发现,睡眠呼吸障碍直接影响心脏节律。<65岁OSA患者5年发生房颤的危险比是3.29。但MrOS研究提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而非OSA与房颤相关。要确认OSA与房颤之间的联系,尚需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C反应蛋白是一种系统性炎症的标志物,OSA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房颤与炎症的关系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已证实,肺静脉口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重要结构。在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严重OSA的患者左心房与体表面积的比值显著大于其他患者。这些患者心房低电压区或电静止区更多,P波时限延长、心房传导速度和窦房结恢复时间减慢提示传导异常。这些电学异常也导致了房颤的发生倾向。部分研究提示,严重OSA男性患者发生左心室和右心室增厚的几率也增加。
非随机研究提示,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发生、减少持续性房颤电复律后的复发、减少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提示CPAP或为严重OSA患者房颤的上游治疗手段,尤其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反应不佳的患者,或应早期干预。
研究表明,OSA患者卒中风险也增加,但只有部分研究纪录了房颤的发生情况。有学者提出,在房颤患者卒中危险评分系统中增加睡眠呼吸暂停,但尚缺少大型前瞻性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