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3-10 总第44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3-10 总第443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3期

发布时间:2016-03-10

人文

标题导航

医患关系是消费关系?看行为!

发布时间:2016-03-10来源:《医师报》作者:尹秀云  阅读: 53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如今,医患间的不信任持续地困扰着中国社会和医学界,但对于如何解困,似乎各方都还没有找到卓有成效的高招或对策。追根溯源,当务之急应是对医患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能够在整个社会或至少在医学界内部,形成明确的共识,并基于该共识推进新型医患关系的塑造,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市场经济下   医患关系逃不脱消费关系

有人或许会说,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似乎是再清楚不过了,医患关系当然不是消费关系或商业关系。但这一回答只是说明了医患关系不是什么,却没有明确医患关系是什么。事实上医学界、患者或社会公众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者对医患关系实质的认识可能并不彻底或完全一致。

传统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在医疗中并不扮演重要角色,故此时的医患关系就是一般的人际关系,似乎也并无特殊性。1985年,当原卫生部提出“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卫生工作方针时,医院和医生就被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此过程中,医患关系不断地被置换成了消费关系。 如果说有部分医生“固执地”认为医患关系不是商业关系,那也只是个人认知,已经不是事实上医学行业或整个社会的共识。

建立非商业化关系要看行动而非口头呼吁

如今随着医患之间矛盾和冲突增加、特别是暴力伤医案例的频发,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人士强调,医患关系不是消费关系,呼吁患者要正确理解医学和医师职业。

然而,对于这种单方面宣布“医患关系并非消费关系”的观点,患者或社会公众似乎并不买账,也未能最终扭转社会公众或患者群体对医师职业的原有认知。当医患关系在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实际操作中变成了消费关系,患者就接受了这种关系定位,他们也部分地以此种关系定位回应于医方,所以会出现患者对医疗效果感到不满意时,就开始抱怨甚至大打出手,认为自己购买的服务或产品不合格,或没有达到物有所值的平衡。

换言之,医学界或许不能单纯地强调医患关系的非商业化特点,必须要通过其行为或行动去表现医学的利他本性。患者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而不能得到最基本的医疗照顾,如果这种现象始终存在,那么医学界就还没有就医患关系的“去商业化”达成完全的共识。所以,医患关系是不是消费关系,不是看该职业的成员口头上怎样表述,而是他们实际上怎样实践。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