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表态:薪酬制度改革成定局
期待已久的医疗行业薪酬制度改革终于到来,“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可能成为过去时。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同日下午,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要打破传统追逐利益机制,恢复医院公益性,薪酬制度改革文件计划在今年出台。“降药价腾空间,然后腾笼换鸟,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使体系合理化,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一个科学的补偿机制,不能将个人收入与科室收入、医院收入挂钩。要考核工作量,考核技术含量,考核服务的质量与态度,考核群众满意度,推行目标年薪制,使医生对收入有一个稳定预期,有个稳定的薪酬目标。”
不改不行:畸形价格成祸根
“薪酬制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座谈会上,这句话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心声。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被认为是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医疗服务价格过低成为行业痛点,直接导致“以药养医”等不正常现象。
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徐勇看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可以解决当前医疗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医患矛盾。
“我们希望社会尊重医生,如果医生的价值不能从他真正提供有技术含量的服务中体现,医生地位就不会得到提高,不会得到社会、患者的尊重。”徐勇谈到。
理性看待:改革不等于涨工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疾呼:给医务人员提薪这事不能再等了。
在舆论场上,不少医务人员认为薪酬制度改革将会使工资水平有所提升。对于这种期待,与会的代表委员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薪酬制度改革是对目前不合理的收入结构进行改革,让医生真正靠本事吃饭,不能与涨工资划上等号。”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安中心医院院长刘君认为。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凌锋教授看来,薪酬制度改革一定要跳出医疗行业,以整个社会薪酬水平作为参照,政策的推行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一剂猛药:医改新动能
“可以说,薪酬制度改革将会是激活医改的一枚重要棋子,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这样的举措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效应。”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表示。
薪酬制度改革无疑与利益调整与分配有关,医改已触碰到最难最坚硬的地方。
“业内期待已久的薪酬制度改革终于到来,医改要放大招向纵深推进,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要注重平衡利益关系。”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李甦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