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卒中发病率趋向更年轻化,并且在相同的人口年龄标准化下首次卒中发病率也显著增加(Stroke.2016年2月11日在线版)
该研究1992-2014年在中国天津的一个乡镇进行,期间共有1053例患者经历了首次卒中。结果发现,男性卒中发作的平均年龄降低了0.28岁,发生出血性卒中的平均年龄降低了0.56岁,缺血性卒中降低了0.22岁。然而,类似的趋势在女性中没有观察到。1992-2014年,在相同的人口年龄标准化下首次卒中发病率也显著增加,整体增加了6.3%,男性增加了5.5%,女性增加了7.9%,出血性卒中增加了4.6%,缺血性卒中增加了7.3%。与此同时,在1991-2011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和饮酒等卒中高危因素也在年轻人和中年人中显著上升。
在2015年中国心脏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赵冬教授指出,在中国过早死亡原因排名中,1990-2010年间卒中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卒中成为影响中国人群期望寿命的第一因素。同时她还指出,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早死问题严重,因此中国卒中存活人数不断上升,预计未来二十年内还会继续增加,因此需要加强二级预防。
研究者指出,在中国的低收入人群中,卒中发病年龄趋向更年轻化,在中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卒中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卒中负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增加,除非低收入人群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