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中,已婚人士恢复得更好,而分居或离婚的患者相对更易死亡或新发功能障碍。(JAMA Surgery. 2015年10月28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在心脏手术后死亡或新发功能障碍(包括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中,有19%为已婚人士,29%为离婚或分居,34%为丧偶,20%为从未结婚。
研究表明,婚姻状况与心脏手术的预后明显相关。相比已婚人士,离婚、丧偶、不婚或分居者在心脏手术后2年内死亡或新发功能障碍的风险升高约40%。
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支持水平及生物学因素有关。既往有研究显示,66%男性的主要社会支持来自于配偶;如果其离婚或丧偶,则意味着丧失社会支持。而压力和情绪不稳会导致肾上腺素水平更高,进而导致血压的升高,易出现炎症,对长期心脏健康尤为不利。
因此,研究者提出,应进一步研究婚姻状态与手术预后之间的关联,以发现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
该研究纳入1500余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成人患者,其中65%在基线时已婚,12%离婚或分居,21%丧偶,2%从未结婚。已婚者多为男性,术前无其他疾病和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