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4毛钱治好高血压”的新闻火了。刘女士爱人王先生有高血压,10月7日晚11时,急诊医生只开了4毛钱的药就让王先生血压降了下来。刘女士表示不可思议:“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好大夫。”患者家属因为花了很少的钱就把血压降下来了而对医生感激不已,并在网上发表了赞扬文章。
这本是一件正能量的好事,尤其在当下,表扬文章的出现,无疑给紧张的医患关系一丝纾解。但经过几天的转发和媒体报道,文章却变了味道。在对这位医生赞扬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抨击个别“无良医生”乱开高价药的负面报道。
高血压是目前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卒中、心肌梗死、心率衰竭和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因素。就目前医疗环境而言,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高血压的防治也是一个长期工程。
从报道可知,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因血压居高不下,到医院挂夜间急诊救治,医生开药把血压降了下来。可见,这个“4毛钱药方”并不是把患者高血压治好,医生当时开降压药,暂时控制血压,也属合理治疗范畴,并无不妥。但这样的做法,属正常诊治行为,不该过于神化。把常识当作“神话”,就略显无知了。
“标题党”一直是一些媒体吸引眼球的手段之一,但利用公众对某些领域知识的匮乏来误导他人实属不该。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知识妄加评论,以获得轰动效应,让人不齿,作为媒体,应保持最基本的专业精神。
此事件并非孤例,1毛钱药方、8分钱药方、4分钱药方等等,无一例外成为舆论热点,开药价钱低得让人难以置信。从患者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值得称赞,大赞其为“好医生”,但好的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好的定义也是多层次的。开低价药固然受百姓支持,片面性的评断不免对医生在其他方面的付出不公。如何让医疗回归常识,真正解决医患矛盾,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