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10-26 总第52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10-26 总第522期
返回上层

总第522期

发布时间:2017-10-26

呼吸

标题导航

基层医生开展科研并不难

发布时间:2017-10-26来源:《医师报》作者:陈惠  阅读: 63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呼吸疾病在基层医院中有广泛的患者群体,而基层医生往往缺乏临床科研意识。本次大会从增强科研意识、建立数据库、培训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专设基层呼吸疾病科研培训专场,为广大基层医生提供开展临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blob.png


临床医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缺乏创新的点子,没有临床流行病学专业知识和试验方法学技术,没有时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亚红教授认为,这些都不是理由。作为一名临床医师,但凡是在行医过程中有一点想法,立即写下来,就有可能是一个创新的源头。此外临床医师有大量丰富的临床资源,在当前国家队临床研究基金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开展科研并不难。


基层医生具备科研条件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呼吸疾病临床研究公益基金张红主任指出,当前基层医生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具备开展科研的条件,但是切不可为科研而科研,“临床科研的产生最好莫过于细心观察,寻找规律性”。

具体而言,张红主任以建立慢阻肺临床研究数据库,开展慢阻肺注册登记研究为例。创建慢阻肺的临床研究数据库可大大提高科研的效率,收集包括患者“病史”,强调吸烟史、既往史、家族史、慢阻肺源性心脏病史等危险因素,以及发病年龄和好发季节,肺功能检测,合并症等;治疗药物,随访情况等,同时应定期整理数据,描绘一些变化的曲线发现其中规律,从而发掘更多慢阻肺防治的思路与方向。


科研需要持之以恒

然而,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为了开展有效的创新研究,陈亚红教授提示:

首先,提炼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实现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陈教授指出,要抓住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进行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不同阶段回答不同的问题,按照临床研究的客观规律组织临床研究项目,做好10年、20年、30年以后出标志性成果的思想准备,并脚踏实地地一步步研究,持之以恒,是目前临床研究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我们转变思路,做好创新的切入点。

其次,临床研究组织实施体系,需要建立多学科、多中心合作的临床研究团队,开展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依托项目带动学科发展。

张红主任同样建议,一个好的临床课题必须源于多中心、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基层医生可大量收集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与多个医院甚至是医联体上级医院的联合,扩展病例数的同时也得到上级多个医院的技术支持,为临床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方保证。同时,临床科研的市场应用需要基层医院能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只有得到了基层医院检验的临床科研成果,其社会和经济价值才更有说服力。


走出去  请进来

临床研究的完成关键是基层医生的科研能力,张红主任建议基层医生“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根据个人特点所长及工作需要可安排至三级医院或当地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二甲医院进行短时间学习充电,提高业务能力;“请进来”,安排基层医生到三级医院规范学习当前的诊疗常规、科研方法;也可结合具体情况,请专家或有关领导指导项目申报等,以启发基层医生灵感,拓宽思路,增加工作动力和活力。

总之,基层医院具有开展临床研究的特殊优势,基层医生应利用自身优势,增强科研意识,大力培训科研能力教育,积极开展临床研究,为呼吸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blob.png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