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今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医疗无法进行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次医闹入刑是全国医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及媒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得闻医闹入刑的消息既高兴又激动。”
“医闹入刑是标志性的法治进步。”
获知此消息,医务工作者无不为之拍手称快。
“医闹入刑”的通过对保护国人的生命健康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打击医闹无疑起着震慑和遏制作用。
在近几年的“两会”及各种座谈会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与《医师报》举办的“声音 责任”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多名医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均对“医闹”等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行为表示了强烈愤慨,呼吁必须给予严厉打击。为此,他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坚持而不懈的努力。
刑法修正案(九)正式通过后,在医疗卫生界,有关“医闹入刑”的解读层出不穷。本报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法律专家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在为医疗卫生健康环境而呼喊的医卫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认为,“医闹入刑”后,执法依据更明确了,但新法落地亟需正确解读,且医疗机构与执法部门更需加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