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施秉银教授报道了一项中国富硒、低硒地区的大样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进行的硒与甲状腺疾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该项调查研究表明,血硒水平与环境硒水平呈正相关,长期生活在低硒地区的居民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另外,该研究也没有发现富硒和缺硒地区存在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癌的差异,也没有发现环境高硒对甲状腺的不利影响。
甲状腺是人体内含硒量最高的器官,甲状腺组织内的硒蛋白可保护甲状腺组织免受过氧化物的损伤,体内的硒蛋白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与转化。硒与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
有限的流行病学显示,补硒对轻度Graves眼病及桥本甲状腺炎有益。但硒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足够的流行病学方面的证据。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是我国少有的天然富硒地区之一,土壤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10-30 mg/kg), 而同处于安康市距离紫阳不远的另一个县——宁陕县却是一个天然贫硒地区,土壤中硒含量明显降低(0.17 mg/kg),这种差异也使两县食物中的硒含量有很大差异。
全民食盐加碘后两县尿碘水平基本相同。该研究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在两县5个乡镇15个行政村纳入了7~70岁6152例当地居民进行了抽样对照调查。受试者均进行了现场体检和甲状腺超声检查,以及血样采集。
结果发现,两县区的血硒平均水平分别为103.5μg/L、57.4μg/L。甲减、亚临床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大的总体概率在富硒的紫阳县明显低于低硒的宁陕县(18.0%与30.5%; P<0.001,图2)。
施秉银教授指出,缺硒地区居民补硒也许可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
(整理 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