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育琴等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研制和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该目录共囊括13大类72种/类药物,共分为两级,A级为优先警示药,B级为常规警示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19)
心血管科常用药物有多种,基本为优先警示药。氯吡格雷、华法林、螺内酯(>25 mg)、地高辛(>0.125 mg)、利血平(>0.1 mg)、胺碘酮等6种药物“榜上有名”。硝苯地平为B级。
其他心血管科患者常用药物还包括胰岛素、艾司唑仑和布洛芬等药物。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2.52%的老年人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
另据WHO统计,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美国,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占老年人死因的0.1%。在美国高达30%的住院率与老年人不合理用药有关。
该目录总计发布了72种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大众提供用药风险提示。
优先警示药物名单(A级)
胰岛素、氯吡格雷、艾司唑仑、尼麦角林、布洛芬、华法林、螺内酯(>25 mg)、利血平(>0.1 mg)、二氢麦角碱、萘丁美酮、地高辛(>0.125 mg)、双氯芬酸钠、多沙唑嗪、茶碱、苯海索、利培酮、氟西汀、奥氮平、唑吡坦、胺碘酮、劳拉西泮、喹硫平、氯苯那敏、阿普唑仑
常规警示药物名单(B级)
氯硝西泮、异丙嗪、阿立哌唑、地西泮、氯氮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硝苯地平(常释剂型)、苯巴比妥、氯丙嗪、扎特罗定、硝西泮、曲马多、西米替丁、莨菪碱类、吲哚美辛、氯唑沙宗、苯妥英、舒必利、奋乃静、≥2种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吗啡/吗啡缓释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