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7日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解读了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最新版《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
甲状腺术式:全切?单叶切除?
下述情况仍需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明显的甲状腺腺外浸润;颈部淋巴结受累;远隔转移;肿瘤直径>4 cm;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年龄>45岁。
中央淋巴结的预防性处理是否需要?
对于没有转移的T1,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判断中央淋巴结未被累及的(cN0)和大多数的滤泡状甲状腺癌(FTC),行甲状腺切除,不做预防性中央淋巴结切除。
初始危险分层系统
所有DTC患者均应进行AJCC/UICC分期预测死亡风险,但是AJCC/UICC分期不适用于预测复发风险 ,所以还要用ATA临床病理三级危险分层体系评估复发风险(ATA危险分层)。
甲状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
未触及的结节与超声证实的结节具有相同的恶性危险(图1)。
一般仅对直径>1 cm的结节做良恶性评估。对具有下述情况的<1 cm的结节做良恶性评估:超声怀疑恶变征象;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儿童期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一级亲属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需要强调,行细针穿刺活检:(1)结节≥ 1.0 cm,超声检查高度怀疑恶性;(2)结节≥ 1.0 cm,超声检查中度怀疑恶性;(3)结节≥ 1.5 cm,超声检查低度怀疑恶性;(4)结节≥ 2.0 cm, 超声检查极低度怀疑恶性。
滕卫平教授强调:甲状腺癌的手术指征放宽,< 4.0 cm的肿瘤可以做甲状腺单叶切除,甲状腺微小癌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甲状腺癌中央淋巴结预防性切除观点摈弃;甲状腺癌术后RAI治疗的指征增严,治疗剂量减少;甲状腺癌术后的TSH抑制的达标标准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