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安贞医院第一届医保总额预付管理培训班上介绍,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扩大总额预付实施范围,并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月度医疗费用发生规律,将医保资金按月预拨给定点医疗机构。简而言之,就是原本是一年一付,如今变为一月一付。
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如果按照同一水平拨付资金,会出现年初花不完、年底不够花的情况,就可能导致医院推诿患者。”笔者不禁想问,难道每月给付就不会出现月初花不完、月末不够花,进而推诿患者的情况吗?
在笔者看来,此举对于官方所述的理由没有任何价值,不但如此,还有可能进一步束缚医院对于医保资金的统筹力度。医保资金若好比一个蛋糕,那么原本是年初将整个蛋糕给付医院,现在则是将蛋糕分为12份分给医院。蛋糕还是那个蛋糕,有何差别?如果蛋糕还存在变质的危险,那么医保资金又何谈变质之说呢?
原本医院会在年初得到整个“蛋糕”,故此医院便需要对整个“蛋糕”进行统筹,现如今只能每月统筹一角蛋糕。统筹力度的下降,很难保证在出现重大问题时医院仍然可以将医保资金安排好。
不管出此策是因为医保部门想要将资金更长时间留在自己手中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单就“分蛋糕”形式的改革,笔者着实看不到什么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