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者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之后多个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表的《首个总膳食研究报告》称,炒蔬菜也可能致癌。因为在高温炒制的过程中,蔬菜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释放出致癌的丙烯酰胺,且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对老年人长达11年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研究证明,老年人饮食中丙烯酰胺暴露过多,会导致癌症死亡风险翻番。(Clinl Oncol. 7月19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这一群体每天摄入丙烯酰胺为(14.6 ± 8.2)μg,主要来自蔬菜(43.7%)和谷物制品(28.9%)、海鲜及其制品(8.93%)。另外,豆类、坚果和种子及其加工产品(6.75%)及混合菜肴(4.64%)也是重要来源。与最低四分位数(<9.9μg/d)相比,最高四分位数(>17.1μg/d)者发生癌症风险增加90%,发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癌症死亡风险增加1倍。
研究者表示,膳食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于炒蔬菜,烤谷物及其制品。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探究膳食丙烯酰胺与具体癌症类型的相关性。
研究纳入39 271位65岁以上老年人,中位随访11.1年,其中33例参与者因癌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