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7-27 总第51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7-27 总第510期
返回上层

总第510期

发布时间:2017-07-27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明辨“虚实”

发布时间:2017-07-27来源:《医师报》作者:戴小华  阅读: 67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高血压早期肾保护作用的特色,对有效防治早期肾损害、延缓疾病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早期以阴虚阳亢为主,后期则以肝肾阴虚为本,加之“久病必瘀”,后期特别是终末阶段多合并血瘀。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以肾虚为主、肝肾阴虚;标实主要涉及阳亢、痰浊和瘀血,兼及肝脾亏虚及风火。

滋肾平肝、活血化痰通络为治法可进一步降压,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微球蛋白,在早期阶段更有效地保护肾脏靶器官。益气化痰活血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气虚痰瘀证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通过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减轻早期肾损害。温阳化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显著降低β2-微球蛋白排出量,使肾动脉血液动力学明显好转。本院课题组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多见于肝肾亏虚或兼气虚血瘀证,治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之法,长期治疗可显著减少尿微量蛋白,调节血压昼夜节律,增加肾叶间动脉血流,并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肾虚血瘀是高血压肾损害的基本病机,肾虚不能固摄精微,瘀血、痰浊壅阻肾之脉络,清浊不分、精微外溢。故临床辨治应谨遵病机,当以补益肝肾为本,并重视活血化瘀,通脉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