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使用中枢性兴奋药物是缓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此类药物被认为是学龄儿童、青少年及成年ADHD的首选药物。然而,ADHD药物与物质滥用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早期有研究认为,中枢性兴奋药物可能增加物质相关疾病的风险。后续的一些动物试验也支持这一论点,但也有临床研究并未得出这一研究结果。事实上,最近的几项研究显示,ADHD药物治疗反而可降低物质滥用的风险。(Psychiatry.6月29日在线版)
研究纳入2005-2014年间获商业医疗保险索赔的2 993 887例ADHD患者(包括青少年和成年患者),47.2%为女性。研究中的ADHD药物包括:中枢性兴奋药物(如安非他命、右旋安非他命、哌醋甲酯)和阿托西汀(少数患者服用此非中枢性兴奋药物)。
结果显示,相比于未接受药物治疗,男性患者在接受ADHD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物质滥用的可能性下降了35%;女性患者下降了31%。药物治疗结束后2年,男性患者发生物质滥用的可能性下降了19%,女性的可能性下降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