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从医有很多理由,弃医也有很多理由。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为莘莘学子选择这个职业心中暗自点赞,更为很多人的转身离去而暗自神伤。
一个“准医生”的远去意味着生命少了一份守护与保障,我们不能不追问是什么消磨了他们曾经的热情,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昔日的初心,是什么让他们将梦寐以求的白衣穿上又脱下。
不谙“医”事的考生及家长选择学医的动机可能过于功利与现实,我们终究是逃不过“马斯洛理论”,逃不过柴米油盐的生命原始需求。当美好的期许遇到现实的残酷注定会发生从医路“早夭”的悲剧。
防止悲剧,我们需要给医学生们打好“预防针”,在院校教育阶段应该给予足够剂量的“强心剂”,告诉他们医者的荣光,告诉他们前路的艰辛,告诉他们坚守的价值。
防止悲剧,更应该做的是为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看到职业的曙光,人生的精彩;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光明正大的收入,而不是通过开药与检查;让他们可以安心看病,不再为患者的戾气而担惊受怕;让他们在呵护患者健康的同时不再透支自己的健康;让他们能有时间陪家人而不是成为连狗都讨厌的爸爸。
防止悲剧,更少了不了医学人文教育,这些精神营养让医生从市侩的功利中走出,正确面对医路的艰难、困苦……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曾说过医生有的时候是需要点贵族精神的,“博雅”,是一个医生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博大的胸怀、雅致的兴致,所以倡导医生要有一点贵族精神和绅士风度。贵族精神不等于有钱,绅士风度不等于虚伪,而是一种品位,是一种修养。
让学医热情成为从医热情,我们需要在他们心中种下初心,更应该为初心成长保驾护航。
(详细报道见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