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4-28 总第45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4-28 总第450期
返回上层

总第450期

发布时间:2016-04-28

呼吸

标题导航

PCCM培训是呼吸病学发展的主流(上接第23版)

发布时间:2016-04-28来源:《医师报》作者:于伟 宋箐  阅读: 57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刘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ECMO需多团队协作 把握合适建立时机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通过应用体外循环技术,为患者提供有效呼吸和循环支持,使心肺得以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或下一步治疗手段的实施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为一项急救的有效手段,ECMO最早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0世纪70年代起,长时间ECMO支持治疗开始用于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刘教授介绍了ECMO的多个实际临床案例及临床相关问题,从而指导临床ECMO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满意效果。目前,ECMO已在国内外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

2009年,国外进行了首次使用ECMO治疗甲型(H1N1)流感并发ARDS的多中心研究。据国际ECMO治疗刊物报告显示,不同原因所致的ARDS应用ECMO治疗的死亡率为30%~48%。然而,甲流患者应用ECMO治疗死亡率仅为21%。该研究有助于在流感大流行中,对复杂患者的卫生保健规划和临床管理工作。

我国陆续有多例报告指出,EMCO在治疗 H7N9患者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症H7N9患者由于病毒的感染导致肺功能受损,若没有ECMO的支持,患者将因为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而ECMO治疗让H7N9患者的肺部得到了休息,给了医生一个治疗的时间窗,等到肺部炎症吸收、功能恢复后,医生再撤除ECMO,使许多H7N9患者重获新生。

刘教授指出,ECMO支持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合作,包括ICU和心外科等多团队的协作;ECMO技术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只有预期到患者在使用该技术受益时,才考虑使用ECMO;ECMO建立时机是决定ECMO成败的关键因素,合适的ECMO建立时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严重神经系统、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

此外,ECMO可对患者心肺进行有效支持,但对不可逆的心肺损伤无效。ECMO用于循环支持的适应证是急性、严重、对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可逆性肺疾病,包括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机械通气疗效不好的患者。

Curtis N.Sessler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     

ECMO治疗急性肺损伤应注意方法的选择

ECMO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是一种复杂、高风险、昂贵的治疗方法,目前尚仅限于具有一定经验的专职医师在具备一定条件和设施的医疗中心运用,并需要注意ECMO的适应证及临床转归。

ECMO可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英国一项ECMO治疗与传统方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随机试验结果显示,6个月无残疾生存率,ECMO参照组为63%,传统方法治疗组为47%(P=0.03)。试验入组患有严重但是可逆的180例ARDS患者。

一项美国的ECMO研究显示,在2002-2012年,12 407例来自国家住院样本数据库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住院死亡率约为55%。

Sessler教授指出,年轻患者、单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早期治疗的ARDS患者,用ECMO治疗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ECMO有两种体外循环建立方式

主要包括静脉与动脉(VA)和静脉与静脉(VV)。其他几种连接方式,都是从这两种演变而来。VA-ECMO是通过股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或开胸状态下直接从右心房,将血液引出;经过ECMO与去除CO2后,再泵回股动脉或锁骨下动脉(闭胸时)或直接进入主动脉(开胸时)。VV-ECMO是通过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插管,从腔静脉引出血液;经过ECMO后再通过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回输到腔静脉。这种连接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肺的功能。

ECMO治疗急性肺损伤方法的选择上,VA-ECMO会减少肺血流,增加肺内微血栓形成和纤维化的风险,VV-ECMO维持全部肺血流,促进肺修复。VV-ECMO是首选治疗方法,AV-ECMO主要用于排CO2。

Sessler教授强调,VV-ECMO在治疗急性肺损伤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不断发展的科学医疗技术可以提高VV-ECMO治疗后的生存率;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提前启动VV-ECMO治疗,可以达到最好治疗效果;对患者来说,早期判断患者是否可以使用VV-ECMO治疗十分重要。

blob.png

在CWC开幕式上,CHEST主席Barbara Phillips教授(右)与王辰院士(中)共同签署合作约定

CHEST宣布与CACP开展历史性合作

共同推动我国PCCM发展

在开幕式上,CHEST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CACP)共同签署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独家合作协定,通过专科医师培训项目来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领域的医师们提供更好的临床教育。

PCCM项目在过去4年中已得到迅速发展,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被推广到更多研究机构 。

CHEST主席Barbara Phillips教授表示:“我们为拥有像中国医师协会这样的合作者而感到骄傲,中国医师协会与我们共同培训PCCM专科医师,通过这一历史性合作大大优化了临床培训与患者护理。”

通过这次突破性的合作,CHEST和CACP致力于通过独家合作,持续推动中国PCCM的发展,以提高患者治疗水平,扩大面向中国医师的深入的临床培训,并增强中国专家教员的力量。该培训的目的在于使中国医师在完成PCCM专科医师培训之后,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

blob.png

特色培训

本次大会特设CHEST现场模拟操作演示中心,国外专家向参会学者演示“支气管镜检查流程: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径向探头EBUS以及支气管内阻断剂”。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