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4-28 总第45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4-28 总第450期
返回上层

总第450期

发布时间:2016-04-28

博客

标题导航

院长的细节

发布时间:2016-04-28来源:《医师报》作者:韩冬野  阅读: 56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带队到青海义诊。公益之举暂且不表,且说大家“精于”细微,院长行事的诸多细节,观之暖心。

住院总忘记的那条领带

到达后,当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联系人介绍第二天的义诊安排时,肝胆外科总住院医师(简称“住院总”)突然反应了一下,然后悄悄地问旁边的当地同行:“您有领带吗?麻烦借我一条。”

第二天,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厅里碰面,住院总见到对方问好后,第一个问题便是:“领带您带来了么?”西装加身,仪表大方,为何住院总还这么关心一条领带?原来,这是董家鸿一直坚持的看诊传统。

为患者看诊时,他必会在白褂内带上领带,他曾说:“这是医生的礼节,也是对患者的一种态度。”还记得一位来清华长庚医院看诊的外国友人,惊讶地说:“我在中国看病,第一次看到打领带的医生。”

盖好被子

一天的忙碌开始了,第一项行程是早查房。在那里,半数以上的床位住的都是患肝包虫病的藏族同胞。

需要会诊的患者多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或需再次手术治疗。董家鸿仔细查看患者病情。每次检查完,他都会留心帮患者重新盖上被子,近两个小时检查的20余位患者,无一例外。 

我们会想办法的

在青海,一个藏族人生病住院了,常常一家人三四口都会一起跟过来,所以董家鸿走到病床前时,往往是3双以上的目光同时投射过来。

因为语言不通,很多藏族患者多是看表情。在CT片子的后面,由于病情的复杂性,董家鸿的眉头紧锁着,而面对患者时,眉头便松了下来。他多是与患者的主治医交流治疗方法,很少言语病情。握着患者的手,他那天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好好养病,我们会想办法的。”

再来一次

义诊当天,董家鸿为一例重症包虫病患者实施了手术。年轻的藏族女同胞已是第三次接受手术,各种手术难题一一摆在术者面前。在当地医生的配合下,董家鸿反复指挥着,“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直至占患者肝脏80%体积的病灶被顺利切除。一位当地医师用电话给等候消息的副院长反馈:“手术真的很难,但很顺利。”

青海,董家鸿已来过多次,他答应这里的患者会再来一次,他会再来很多次。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