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4-14 总第44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4-14 总第448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8期

发布时间:2016-04-14

呼吸专栏

标题导航

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好肺血管病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2016-04-14来源:《医师报》作者: 陈惠 董杰  阅读: 67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编者按:4月的苏州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迎来了最美好的时节,也迎来了肺循环领域的重要时刻。4月8-10日,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国际肺循环研讨会召开。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院士指出,要以务实的工作态度,谈最实际的问题,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做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工作。

blob.png

真实世界研究为国人肺栓塞提供全面信息

近年来,国际肺血栓栓塞症(PTE)领域迅猛发展,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备受关注,有关其防治的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循证指南不断更新,VTE防治网络体系初见端倪。

中日医院王辰院士指出,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与排除标准精确,对象局限,是理想条件下(患者罹患单一疾病,多排除老人、孕妇和儿童)开展的研究;干预措施由随机分组决定;采用标准治疗+单一干预措施,观察时间短;观察对象样本量有限。

但真实世界中,患者常罹患多种疾病,由医患共同决定干预措施,接受多种治疗措施,观察时间有长有短,观察对象不断增多……真实世界研究是观察而非干预。

王辰院士认为,注册登记研究是观察性研究方法,真正把临床工作与研究相结合。在大数据来临时代,注册登记研究更加重要。

一项研究显示,尚无证据表明观察性研究与RCT获得的疗效估计存在差异。观察性研究结果与RCT研究结果间的差异不在于研究方法学本身,而是研究质量。

此外,王辰还指出,RCT和队列研究不是对同一问题的平行论证,而是承启关系。RCT属于新治疗措施实施前的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属于新治疗措施实施后的研究。精心设计的RCT是临床上任何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基础,其结果需要真实世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及拓展补充,综合考虑二者才是最佳选择。

在国际上,多国参与开展了RIETE研究、PREFER研究等多项PTE注册登记研究。我国也于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开展了PTE注册登记研究,该研究在全国89家中心共入组疑诊PTE患者7744例进行初步分析。

研究的主要发现为认识国人肺栓塞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基于目前阶段性的统计结果,卧床制动与近期手术、创伤是引起继发性PTE最常见的原因,肺癌是合并PTE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PTE最常见的症状。

病情预后方面,90%以上的PTE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好转或治愈;高危PTE患者病死率与复发率均较高;≥65岁PTE患者合并内科基础疾病较多,病死率较高;肺栓塞死亡患者中,55.9%死于疾病本身。

blob.png

VTE发病、死亡、误诊率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阮长耿

血栓性疾病可简单划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大类。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都属于动脉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研究表明,VTE是全球性疾病。VTE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见心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误漏诊率的特点。

近几年,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血液中除血小板以外的其他细胞成分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在血栓的起始和发展过程中均发挥关键作用。对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参与血栓形成的深入研究,将为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解决办法。已有多项以NET参与血栓形成的DNA或蛋白成分作为作用靶点的药物进入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

VTE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同时该病又可防可治。2008年,美国医疗保险中心将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DVT/PE列为“医院获得性疾病”。

欧洲一项研究囊括32个国家、358家医院共68 183例患者。研究表明,50%以上患者携带≥2种VTE高发风险,但其中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不超过50%。国内外指南一致指出,要积极预防VTE的发生,VTE是最有可能预防的一种致死性疾病。我国卫生管理层面已充分重视医院内VTE防治的管理工作。2012年便将DVT与PE的防治列入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考核指标。

针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号召世界各地的不同团体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并于2014年宣布将每年的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