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先心病防控领域一直走在国内的前列。庄建教授自2004年主导启动建立广东省先心网以来,动态监测广东省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规模不断壮大,在先心病防控研究领域做出了诸多成果。
先心病危险因素
庄教授表示,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先心网完成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先心病监测网,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胎儿复杂性先心病超声筛查诊断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复杂先心病危重病例的转诊和急诊治疗优化路径以及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断治疗技术。
庄教授介绍,目前,先心网已全部覆盖广东省21个地市,目前共有39个协作单位。十几年来,先心网内先心病检出率逐年升高,先心网共监测1 022 196 例围产儿,先心病检出率达10‰。他着重强调,从先心网得出的数据看,先心病的诊断时间构成较10年前有显著变化,在2004年,仅21.6%的先心病可在出生后1周内诊断出,而在2012年,80%的先心病可以在出生后1周内确诊。在先心病危险因素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方面,庄建教授指出,先心网已配对 6604多对病例对照,前期主要分析了广东省先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他们发现,流动人口、家庭收入低、父亲饮酒与被动吸烟有协同作用,能增加被动吸烟对先心病发生的不良影响,其中父亲饮酒对被动吸烟的协同作用是最强的。此外,还发现铅和镉与总先心病或不同亚型先心病发病正相关,而硒可能有保护作用。他们完成了三个基地的出生队列研究,目前数据正在整理中。而在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探 讨工作中,他们建立了胎儿心脏病多学科合作的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完善规范了围生期及新生儿期的先心病救治绿色通道。
先心病产前筛查
庄建教授介绍,2015年初,先心网陆续启动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及随访工作方案,研究贯穿产前至产后一年,在胎儿和新生儿中进行先心病筛查,多科室协调计划两年共入选2~2.5万名孕妇,每单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量是 5000~8000例,至今已经入选万余例胎儿。
先心网五大任务
对于未来先心网的发展以及先心病的防控策略,庄教授有很多想法,他介绍,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先心网要重点完成五大任务。
开展常见5类重大出生缺陷的监测及出生结局登记 在先心网前期基础上,继续监测孕产妇- 胎婴儿50万例,登记网络内发现的5 类重大出生缺陷及其转归,监测总的及各种出生缺陷发生的年度趋势。
开展常见5类重大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研究 在网络内出生缺陷监测的同时,以先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为范本,同时开展其他几类重大出生缺陷的1 : 1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填写缺陷儿、对照儿登记表,记录潜在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
加强先心病的随访随访与登记同样重要。现行国际上对先心病的监测大多数都集中于新生儿,对出生后的儿童的资料甚少。
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效果的评价 在先心网内,在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基础上,对CHD 胎儿给予科学的产前咨询和干预,并对围产期的诊疗做好预案,结合对先心病的随访工作,综合评价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给患儿预后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
建立先心病样本库,探讨发病机制 在整个先心网络内,挑选3~5 家医院建立出生队列人群,进行疾病监测,危险因素调查,并收集病例和对照的生物标本(包括孕母和胎婴儿标本),进行环境- 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先心病发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