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七常委悉数出席。业内人士表示,这是21世纪以来,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那么,这次会议传递了哪些振奋人心的消息呢?
强调,当前,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要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
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
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
强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
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
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强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这次大会更加强调全民健康。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卫生与健康方面的很多问题,从宏观上予以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陇德
新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农村为重点”调整为“以基层为重点”,契合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只有让基层的医疗水平普遍提高了,健康中国才有了落脚点;而强调将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中,人民共建共享,则体现了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方来英
总书记就人事体制改革、薪酬体系改革等作出阐述,为医疗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将打破过去封闭僵化的条条框框,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培养大量人才。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健康中国突破了原来医疗卫生的部门局限,纳入了体育、教育、环保部门,突出大健康理念,推动形成了大卫生、大体育格局,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