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8-25 总第46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8-25 总第466期
返回上层

总第466期

发布时间:2016-08-25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功能磁共振影像技术评价药效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6-08-25来源:《医师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占军  阅读: 271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image.png对于起病隐匿、过程漫长、影响因素复杂的轻度认知障碍(MCI)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具有整体调理、综合施治等特点的中医药治疗展现出巨大的潜能。但是,现有临床手段却难以深入、精确地评估中医药的多重靶点功效及机制,极大限制了中医药的推广及运用。

目前,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已广泛运用于多种西药的疗效评价中,但在中药治疗MCI等疾病中的运用却几近空白。

笔者团队运用fMRI技术,结合传统认知评估手段,对中药干预MCI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展开研究,探究中药复方疗效的脑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经过3个月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相对于安慰剂组,药物组患者记忆、一般认知功能均有显著提高;fMRI结果显示,药物能通过调节大脑后扣带回的激活以保持/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且药物还能调节大脑颞中回、壳核等脑区的激活模式来实现大脑功能网络的优化、大脑失连接的改善,进而整体上改善情景记忆功能(图1)。

这些MCI患者经过3年药物干预后,进一步发现,解毒通络中药可改善MCI患者的一般认知功能、工作记忆及情景记忆功能,并且药物是通过调节默认网络中的脑区间联系来发挥作用的。

笔者团队一系列研究充分论证了解毒通络中药对MCI的疗效,深入、客观地展现了药物调节大脑功能的靶区与机制,更为中药干预治疗的疗效评价和机制探讨提供了重要的脑影像学研究范式。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