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朱俊教授参与的INTER-CHF研究显示,全球总体心衰1年死亡率为16.5%,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Lancet Glob Health. 4月30日在线版)
研究者指出,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与国家的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西方国家心衰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5%~10%。该研究中,中国的心衰死亡率最低,为7%;中东和南美地区的死亡率也较低,为9%;东南亚居中,为15%(图1)。
然而,非洲和印度心衰1年死亡率分别达34%和23%,是西方国家的3~4倍。
此外,不同地区心衰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也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非洲(56岁)、东南亚(57岁)、印度(59岁)、中东(60岁)、中国(69岁)和南美(72岁)。
研究者表示,非洲和印度的心衰死亡率如此之高令人诧异,可能归因于这些地区的患者病情更严重、没有服药或心功能更差,但该研究已经校正了这些因素。
研究者将在下一阶段的G-CHF研究中继续探索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医疗保健的基础设施、可及性和质量,环境和遗传因素等。
G-CHF研究将纳入全球不同地区2.5万例不同收入水平的心衰患者。
INTER-CHF研究纳入全球6个地区16个国家的5823例心衰患者,其中991例为中国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