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是导致腹透相关腹膜炎和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钟慧教授指出,导管感染的预防应包括导管及植入、出口处处理、每日出口处使用抗生素、患者的培训教育等各个环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感染复发率高,较难治,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随访。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是防止细菌在导管表面定植。在预防感染方面,没有哪一种材料明确优于标准Teckhoff硅胶管。
钟教授介绍,出口处的处理是预防的重点。出口处要避开腰带位置、出口可见,出口处走向要向下,出口处不缝合,外cuff位置离出口处2~3 cm。在植管方法上,预埋腹外段可降低出口处感染。
2016年更新的ISPD腹膜透析关于腹膜炎预防和治疗的指南推荐,每日出口处外用抗生素(莫匹罗星或庆大霉素软膏或乳膏,1B)。及时治疗出口处和隧道感染降低腹膜炎风险(1C)。
除预防使用抗生素外,还要注意其他方面,如:严格遵守手卫生、戴口罩、敷料等,强化培训和患者宣教、持续性质量改进也同样重要。
金葡菌导致感染的目标发病率应低于0.05次/患者年,即发生间隔为240个月(20年)。
钟教授指出,各种微生物都可导致导管感染,最严重最常见的出口处和隧道感染的病原菌是金葡菌和脓绿杆菌。且常导致反复感染,应积极治疗。
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前,应进行经验性治疗。选择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既往有铜绿假单胞菌性出口处感染史,选用覆盖此菌的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和腹腔内使用一样有效。
重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口(ESI)感染,铜绿假单胞菌ESI尤其难以治疗,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敏感抗生素,喹诺酮类为首选,疗程常3周,可适当延长。使用喹诺酮不要单独使用,避免螯合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局部处理,使用抗生素乳膏,高渗盐水浸湿纱布缠绕导管周围,对于难治性隧道感染剥除浅克夫,也可中药外敷,难以治疗时更换隧道或出口,重置管。
治疗目标应持续至出口处完全恢复正常,疗程至少2~3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周,非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较易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感染者易复发,应严密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