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箐)“几年前,我曾看过一部名为《青春期》的电影,这个电影我打10分,因为这部电影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讲述青春期的故事,虽然内容缺少关爱,但却反映了典型的青春期问题,这正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5月6日,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在第三届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如是说。
张雁灵会长指出青春期孩子最突出的问题是四大综合征:
综合征一:
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
曾有一位精神科专家说过,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4%。很多人都曾经历过青春期的抑郁症、强迫症,它的危害性很大,有些抑郁症会逐渐加重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更严重时会引起自杀。据统计,中小学生自杀率正在逐年增加,大多是因为孩子得了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咨询与服务。
综合征二:
网瘾综合征
青春期孩子的网瘾综合征危害指数并不亚于吸毒,一些家长和孩子并没有合理、科学地控制上网时间、不知道如何防范网瘾的危害以及发现网瘾时也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们。
综合征三:
青春期 “四大关系”综合征
关系一,孩子在儿童时期,认为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但到了青春期,孩子从行动上、观点上想要脱离父母,真正的代沟便出现了;关系二,在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对老师尤为崇敬,但到了中学以后便开始对老师做出一些叛逆行为,比如,给老师起外号等,如若老师没有及时缓解与孩子之间的师生问题,后果则会更严重;关系三,当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萌发兴趣时,老师给出的回答却是回避、躲闪的,如此一来便没有人帮助孩子处理问题;关系四,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朋友圈,然而这个朋友圈相处好,则对人生有益,如果处不好有时会贻害一生。
综合征四:
情绪综合征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化很大,自我意识较强、主观、偏执、不稳定,反对外界干扰,希望保护隐私、得到尊重和独立。在成长过程中,一部分孩子举止不雅,还有一部分孩子则走向了反面,变成了行为迁移,对什么事儿漠不关心、冷淡。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张雁灵会长强调委员会的专家应重点面对和研究青春期问题,专业委员应对青春期卫生与健康问题进行规范管理、重点推进,学校、家庭应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对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方式。
张雁灵会长希望专委会关注五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继续搭建好综合的跨界平台。第二,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青春期卫生与健康工作。第三,设立课题、开展研究,向政府建言献策,有针对性推进、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第四,开展人才培训。制定系列规范制度和指南,发布白皮书。第五,加强国内和国际交流,办好年会。青春期工作问题不只是中国才有,可以和各国专家共同研究,如此一来,不但为中国解决了青春期问题,也为青春期世界性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
(详细报道见12~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