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0-15 总第42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0-15 总第42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25期

发布时间:2015-10-15

妇产

标题导航

单独二孩”放开 医疗资源保障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5-10-15来源:《医师报》作者:于伟  阅读: 470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全面铺开,我国迎来新一批婴儿出生潮,随之,二孩政策导致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医学上把年龄≥35岁的孕妇称为高龄产妇,“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和医院面临诸多困境;首次剖宫产后高龄产妇再产时的困扰;不能正常受孕的生殖问题……

blob.png

困境  医疗资源跟得上吗?

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后,大龄产妇、高危产妇陡增,各级医院产科建档困难,对于已经紧张的医疗资源来讲,更增加了压力。

对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来说,均须行唐氏筛查和羊水穿刺检查等,各项检查也更加频繁,无形中花费了更多医疗资源。另外,加之生头胎时剖宫产导致的瘢痕性子宫,均让医生和患者担忧不已。

专家指出,处理大龄以及高危产妇的技术在大医院已无障碍,关键问题是我国基层医疗资源还较匮乏,如何保证产前、孕中、产期、产后质量,对优生优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问题  高龄产妇再产安全吗?

近年,我国每年新生婴儿中超过一半为剖宫产,有些地区甚至高达80%,已成目前备受世界关注的一大问题。

"产妇头胎行剖宫产术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告诉记者,如术后的瘢痕处理就非常棘手,瘢痕妊娠或可引起大出血进而危及生命,一部分产妇还会面临子宫能否保留的窘境,或产妇在后期出现其他妇科疾病需再行手术时,问题频发。"无指征的高剖宫产率的弊端已逐渐显现,其远期风险不可忽视,我们或正在承担高剖宫产率的苦果。"魏丽惠强调。

北京妇产医院张为远教授指出,我国各地区医疗技术、医疗资源、知识结构、文化理念发展严重不平衡,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是东部地区的2.5~3倍。随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短时间内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导致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增加多;过去十多年来的高剖宫产率给"二孩"生育的孕产妇带来了子宫破裂、胎盘附着异常和再次剖宫产的几率增加。这些因素导致妊娠和分娩的风险增大,政府和我们妇产科医生面临巨大压力。

延伸 辅助生殖有哪些挑战?

如今,女性不孕症、复发性流产,以及高龄女性不易受孕,辅助生殖后多胎选择等,成为妊娠研究的热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介绍,我国辅助生殖已开展25年,可以说,我国生殖医学水平可谓与世界同步。我国近年取得一系列成果,如2015年发布"辅助生殖促进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卵巢低反应专家共识"、"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等,均有效保证了辅助生殖的质量。

另外,婴儿性别不均衡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莹璞教授介绍,其团队进行的一项纳入18个生殖医学中心121 247名活产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过程中,受精方式和胚胎移植的阶段对活产婴儿性别比有显著影响,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显著降低性别比例,而囊胚移植显著增加男婴性别比。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