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造口日“,主题为“不同的故事,同一个声音(Many stories,one voice)”。1993年,Gerhard Englert发起设立“世界造口日”的倡议。“世界造口日”每3年1次,定于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10月9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三病区与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联合的全国首家造口病房成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武爱文教授指出,我国肠造口患者已经超过100万,其中,肿瘤患者为主要造口人群,而结直肠癌居首。目前,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约0% ~60%低位直肠癌患者需接受永久性肠造口。同时,对于低位或超低位保肛的患者,约30%需要接受临时性回肠造口或横结肠造口。
世界各地活动掠影
正视与接纳造口 迎接阳光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 陈楠 王林 武爱文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有其特点:直肠癌发病率高于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中低位直肠癌为主;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前。此外,中国结直肠癌的治疗地域差异显著: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结直肠癌治疗与国际接轨;然而在小城市或偏远地区,结直肠癌诊疗仍未规范,治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诊医师的个人经验。
对于手术可根治性切除的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相当比例的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要接受造口(包括永久性结肠造口和保护性回肠造口)。
随着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肿瘤退缩提高了直肠癌保肛率,然而术后造口率并未显著下降,这是因为保护性回肠造口的增加抵消了永久性造口的减少。
这些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然而由于排便方式的改变,造口相关护理知识的缺乏及疾病带来的心理焦虑和自卑,很多造口人因“造口”被家庭和社会孤立,生活质量很低。因此如何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成为啟待解决的问题。
普及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提高结直肠癌专科医师的诊治水平,成为改善现状的根本途径。当下多学科团队(MDT)的概念在肿瘤治疗深入人心,造口相关全程治疗模式融合了造口手术、护理、康复、心理等学科,作为造口专业的MDT,成为解决造口问题的新尝试。
不同造口术式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结肠造口术 由于肿瘤距离肛门近,在保证切缘的前提下,对于不能保肛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肛门后,将近端结肠提出腹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实现粪便的永久性转流;
低位前切除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术 中低位直肠癌具备保肛条件的患者,在切除肿瘤保证远切缘和完成结肠-肛管吻合后,为了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实现粪便的临时转流;
单纯性肠造口术 对于存在肿瘤梗阻的患者,胃肠道水肿成为吻合的不利因素,为了解除急性梗阻利于下一步治疗,可行单纯性回肠或结肠造口术。
术后及康复期护理:心理疏导与规范化并行
▲ 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 张洁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造口患者不仅要承受癌症和不能控制排便的造口所带来的痛苦和精神压力,还要承受不被社会认可的心理压力,术后可能出现的恐惧造口以及怕脏的心理使其治疗依从性减低,并可能出现轻生念头。医护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详细介绍同类患者治愈的病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病魔信心,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另外注意做患者家属及亲友工作,给予患者必要的关怀和体贴,增强家属对患者的责任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造口护理 手术当日即由主管护士给造口患者更换造口袋,同时评估造口粘膜及周围皮肤情况。制定统一的更换时间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使护理工作衔接更紧密,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造口用具的选择 选择适合的造口用具非常重要,需要造口治疗师和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指导完成。应注意根据肠造口形态及大小来配置合理的造口用具,佩带前应认真度量造口,一般使袋口比造口直径长约2 mm。对于较肥胖患者,应选用两件式凸面造口袋进行治疗。撕离造口袋及清洗皮肤时要轻柔,选择用品时建议用一件式造口袋。另外,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防漏膏等肠造口用品配件的合理应用,可有效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完整性,提高造口袋使用效率。
造口护理不当易造成并发症,有文献指出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高达47%,严重影响回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围手术期做好造口皮肤护理,加强造口管理对患者尤为重要。
康复期护理
阳光俱乐部设立 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为能够更好的服务肠造口患者这一群体,成立专为“造口人”服务的阳光俱乐部。阳光俱乐部组织进行一些探访活动,帮助患者解决造口及造口旁皮肤护理方面的问题,也成为了科普教育的平台,宣传有关结直肠癌及造口等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及家属知识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