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城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布,参与调查的婴幼儿家长中有40.9%报告孩子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各类型过敏性疾病的现患率为12.3%。
儿童过敏进程指过敏性疾病的进展趋势,常以生后早期特应性皮炎开启,渐可进展演变为学龄前期的哮喘及后期的过敏性鼻炎。关于过敏进程的证据有较多支持,首项队列研究来自1985年的新西兰,该研究纳入千余名儿童进行定期随访,发现1岁之内发病的湿疹与6岁时哮喘的患病相关,随后来自挪威、丹麦等国的研究亦分别从不同角度支持了儿童过敏进程。我国有研究纳入食物蛋白过敏婴儿并行喂养干预,追踪至学龄前期,北京儿童医院单中心结果表明,对象患儿至学龄前期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国内儿童人群水平,持续性特应性皮炎是进展为呼吸道过敏的独立危险因素。过敏进程可能的机制与表皮致敏诱导全身Th2环境有关。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逐年攀升,发达国家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可高达10%~20%,我国近20年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2012年上海地区流调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食物过敏患病率亦处上升趋势。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较以往有明显升高趋势,且半数以上儿童为中重度。我国儿童哮喘三次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升趋势明显,且存在地域差异。
我国有关2~16岁儿童哮喘控制和治疗水平的多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42个研究中心的4223例哮喘患儿,调查显示,84.2%患儿曾被诊断过敏性鼻炎,64%患儿合并过敏性鼻炎外的其他过敏性疾病,哮喘控制不佳者占25.6%,65%患儿报告对处方依从性高于90%,依从性越好,越容易达到良好控制。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可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措施。研究显示超过65%的哮喘患儿对螨虫过敏,中国的脱敏预处理产品包括粉尘螨滴剂和粉尘螨点刺液,我国生物制药提供的粉尘螨滴剂已覆盖近30个省的多数省级和市级医院。研究显示,舌下脱敏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持续改善过敏性鼻炎的四大典型症状,且对哮喘患儿的症状用药评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肺功能PEF也可得到持续改善,其另一重要效应是减少新的变应原致敏产生,且临床应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