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很多人的朋友圈被祝福教师的文字刷屏,因为当天是教师节。每到这一天,对于中国教师来说是最幸福的一天,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人民群众都会为教师送上诚挚的节日祝福。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与教师节浓烈的庆祝氛围相比,医师节至今尚未获得“合法”身份。这不得不让医师们很“受伤”,“医师节”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年来,有关设立医师节的呼声愈发高涨。设立医师节并不意味着给医生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建立“医师节”,是希望引起全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增加医生的职业自豪与自律。
早在几年前,相关机构提出设立“医师节”的想法,有人不理解。很多人认为,为哪一类人群设立节日,似乎就意味着这个群体是弱势群体,而从心里来说医生不愿意承认医生是弱势群体。
我国有教师节、记者节,他们是弱势群体吗?显然不是。为某一类群体设定节日,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节日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不仅是莫大的荣光,更是社会对这个群体价值的承认与认可。
教师与医生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尊师重教的理念深入人心。反观医生,不仅没有自己的节日,而且尊医的理念也尚未得到认可与传播。
中国是医生数量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从业人群应该有自己的节日。
从世界范围内看,设立“医师节”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等多数国家先后设立了“医师节”;从国内来看,山东、江苏、广西等地也设立了自己的“医师节”;从行业角度看,医师作为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主力军,理应享有属于自己行业的法定节日。在“健康中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新医改向纵深推进、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职业吸引力下降等复杂大背景下,设立医师节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医师节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医师节离我们的“心”不远,因为设立医师节是人心所向,是众望所归。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医师节离“法定”走得更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