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明星、美丽、癌症、早逝……当诸多标签贴在徐婷身上,她以悲剧的方式闯入公众视野。
当大众媒体以常见的悲情手法来聚焦这个让人惋惜的女孩,业内对于此事的探讨则回归到事件的原点,围绕着疾病、治疗手段、患者选择、中医等问题,徐婷的离去衍生出许多业内公共话题。
化疗没错,错的是被误读
徐婷的过早离去,除了疾病本身之外,源于对于结局的悲观,对于化疗的误读,错误的认知让她选择了错误的治疗方式,最终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节点。化疗等西医疗法是治疗淋巴瘤主要手段,中医只是辅助的,很可惜她选择所谓的疗法根本不是治疗的手段,我甚至觉得她不是不当治疗而是没有治疗。不是没有机会,是徐婷错过了机会,这让人很痛心。出于对化疗的恐惧,发病之初,徐婷放弃了化疗。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对于化疗副作用的放大让公众化疗产生很大的恐惧大。化疗没错,错的是被误读,相较于副作用,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
治与不知结局不一样,如何治疗结局更不一样。患者不是医生,他很可能受到很多不正确、不科学信息的影响,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容易误入歧途。作为医生,我们不忍心看着他们向错误的方向走去,尽最大努力让患者选择对的应该是医生的责任。多花点时间,多有点耐心,多注意沟通方式方法……面对被肿瘤纠缠的患者,肿瘤医生应把他们往争取的方向带领。
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患者手里,我们尊重患者的选择。加强对于肿瘤患者的科普宣教看起来很重要,这样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拥有不一样的结果。
——陆道培血液肿瘤医院副院长 陆佩华
媒体要对说的话负责
女演员徐婷去世,又引发了网上中西医大战。说句心里话,她和魏泽西一样,是死于恶性肿瘤,如果现代医学确定没有治疗方法,病人选择中医,这时候你去科普去讲道理,说中医无效不要相信,是不会有人听的。中医目前无法用科学来验证,用科学来证实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的案例也屈指可数,中医本身是哲学体系和经验积累。问题在于,当癌症晚期患者选择自己相信的一套哲学体系或经验积累来依靠时,早己脱离了实际的治病效应。说得再直白些,愿意信的你拦不住,坚决不信的你说服不了,但是,媒体尤其是医学媒体,在没有确切证据证实针灸和拔罐加速了她的死亡(也很难证实,因为缺乏相应的研究,或许病理生理学方面可以说明问题)
——急诊科女超人 于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