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消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伤、逆转肝纤维化,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预防HCV传播。目前国际上HCV抗病毒治疗包括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方案(PR方案)和全口服直接抗病毒治疗方案(DAA方案)。
需要治疗的人群
所有HCV-RNA阳性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治疗方案
PR方案:
在DAA在我国上市前,PR方案仍然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的首选推荐方案,适用于所有没有干扰素(失代偿期肝硬化,严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利巴韦林(明显贫血和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的所有HCV基因型。治疗前应根据基因分型、病毒载量、肝纤维化分期、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等综合评估来确定初步疗程(HCV-1,4型基本疗程1年,2,3型基本疗程6个月),并根据有无快速(4周)、早期(12周)或延迟(24周)病毒学应答来调整疗程(即所谓应答指导的治疗,RGT)。Peg IFNα联合RBV优于普通IFNα联合RBV,如无RBV禁忌证,均应采用联合治疗。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
DAA方案:
欧洲、美国、中东及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均已将不含干扰素的DAA全口服治疗方案作为首选,其优点是疗程短(一般无肝硬化者12周,有肝硬化者24周)、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失代偿其肝硬化者亦可应用),疗效高达95%以上。
目前多数药物需根据不同HCV基因型来选择药物组成和疗程。简单来说,HCV-1b型可采用D方案(Ritonavir-boosted paritaprevir, ombitasvir and dasabuvir),HCV-1,4型可采用索磷布韦联合来迪帕韦、索磷布韦联合西美瑞韦方案; HCV-2,3型可采用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方案;而索磷布韦联合达拉它韦方案、索林布韦联合 velpatasvir方案适用于HCV全基因型(1~6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文献报道,对于合并乙肝感染的丙肝患者,经DAA治疗清除HCV后有可能导致HBV被激活,故应严密监测、必要时给予抗乙肝病毒治疗。
因DAA多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故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开始治疗前,可登陆国内外专门网站或利用相应App查询(如国内的丙肝虚拟社区网www.hepconline.org和英国利物浦的肝炎药物相互作用网www.hep-druginteractions.org)。
虽然我国尚未被批准上市,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DDA会成为我国丙肝主要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