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9-01 总第46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9-01 总第467期
返回上层

总第467期

发布时间:2016-09-01

关注

标题导航

住培论坛:紧抓问题、需求、导向三大核心(上接第2版)

发布时间:2016-09-01来源:《医师报》作者:张雨 陈惠  阅读: 65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  秦怀金

住培关键:落实  落实  再落实

当前我们再谈住培制度已经无需再讲顶层设计问题了,而是落实、落实、再落实。blob.png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央对整个健康卫生工作的重视,也来自于这项制度是符合规律的。

这项制度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培训和质控体系、保障体系、招生数量、培训结果等方面,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但我们看到成效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其中有执行不平衡,人事制度和项目衔接的问题,培训期间的待遇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缩小差距,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财政保障还需提高。

这项制度真正落实是非常困难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所以需要我们保持恒心、保持定力。

下一步总思路,我们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围绕关键环节,全面落实这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在评估和考核方面,进一步发挥协会的作用,把医教协同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强化动态调整,同时考虑增加部分基地,加强师资培训。

采取一切办法解决住院医师反映强烈的基本待遇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全科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增加供给,推动均衡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我相信,这项制度要达到设计之初的理想目标,路还很长。落实这项制度我觉得永远在路上,也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保持恒心,这项制度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一定能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  王辰

在纷繁复杂的当今  医生应保持内心的安宁

人文素养,对医生不可或缺。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医生能给患者什么,患者又能从医生身上获得什么?

医学是自然科学,但是医学又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医生作为有一定自然科学属性的人,比其他学科,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优越性和有害性。

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三大阶段。我国贯穿始终的都是技术性教育,缺少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人文教育则应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多学科。

我们追求真善美,“真”体现在科学上,“善”体现在宗教上,“美”体现在艺术上。我们常提“医疗服务”,但医疗本质并不是服务,而是照护。医疗行业要多提照护,少提服务,这个名词上会使医疗行业受损,会使医疗的本质特征被歪曲。

药物、刀械、语言是医生治疗疾病的三件“法宝”。语言所占的作用永远超过50%。医患是主从关系,医生需要掌握主动,这样才能真正为患者解决问题。而且医生的人文素养应≥患者的人文素养。

佛教界有一句名言:僧赞僧,佛教兴。现在医疗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常以不屑或否定的口气评价同行的治疗,言语中常贬低同行。殊不知,言他人之非无助于患者治疗,反而会增加医患关系的处理难度。因此,医赞医,医学兴;医诋医,医学衰。医生的高明不是靠贬低同行得来的。

在纷繁复杂和诱惑繁多的当今社会,医生应保持这样的心态:最大的幸福是内心的安宁,最大的智慧是内心的强大,最大的成本是时间的成本。向张孝骞、吴英凯、翁心植、Michael Debakey(美国外科医生,被誉为“现代心脏手术之父”)等大医学习,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建设一支高品位的医师队伍,这是至关重要的。

blob.png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  刘玉村

除了教学问  住培更要注重个人修为提升

西医教育,起源于德国。我们总在说要学习美国的医学教育模式,但美国医学教育所谓的本科生,实际上是读了四年大学以后的研究生培养;我们的本科五年医学教育之前是高中毕业生。

中国医学教育的起点和美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通盘采用美国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或许应更多参考欧洲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

中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真正完备了吗?远远没有。大家别忘了“医生”前面还有个定语——“住院”。不是患者住院,而应是医生住在医院里面,但我们现在并没有。

我们所缺乏的还不止这些。有一位领导陪同家人办住院手续,医生与其做术前谈话。医生这样讲:“欢迎你们来到某某医院,我们医院的技术是全国一流的,请大家放心。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厨子炒菜还有炒咸的时候,你看昨天尼日利亚的飞机就掉下来了。所以这个手术也是有风险的……”

这就是我们的医生与患者的谈话。我们缺的是什么?是主动承担照顾患者的义务。

当今时代,我们不缺钱,不缺设备,好像也不缺技术,但缺的是大脑中的内涵,缺的是对别人的信任,缺的是对同行的赞美,缺的是对患者的爱。大爱才能成就大医。我觉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除了要教大家学问以外,更多的应是个人修为的提升。

blob.png

管窥2016住培评估:

医师临床技能提升10分

我国住培工作自2013年底七部委文件下发以来,方方面面的工作迅速推开、加速推进,取得了显著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国家层面的制度体系、实施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回避问题。“总体上,住培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问题解决了,事业才能向前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谈到。

金生国指出,住培学员待遇落实问题、落实培训质量问题、紧缺专业培养问题、提高中西部培养质量问题、研究生培养衔接问题等,都是当前还需要我们共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为更好地落实住培政策,提高培养质量,切实解决住培学员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第三方——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专家开展了2016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评估工作。待遇和质量成为此次评估的重点。

据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介绍,此次评估相较于2015年的评估,各基地的变化有目共睹。全国仅有3个省还未落实地方配套资金,79%的学员对住培制度认可,71%的学员认为培训后其临床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今年对临床技能和临床能力的评分比去年提高了10分。

评估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针对于此,齐学进提出了强化基地负责人主体责任、提升管理人员能力与水平、加强临床技能中心管理与使用、注重师资培训质量与内涵、落实师资激励机制、以抓出科考核为中心规范过程考核等10项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