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中文大学Chan等的一项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基因变异等因素是肝细胞肝癌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NAFLD合并HBV感染会增加7.3倍的肝癌发生风险。(Gastroenterol Hepatol. 8月22日在线版)
2016年4月,欧洲肝病学会年会正式发布首部欧盟国家的NAFLD诊疗指南,该指南将NAFLD定义为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肝脏脂肪过度蓄积,表现为肝活组织检查脂肪累及5%以上肝细胞或1 H-磁共振质谱分析肝脏脂肪含量大于5.6%。并且男性日均饮酒量小于30 g,女性小于20 g。
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70例无大量饮酒史的HBV感染患者,通过肝活检诊断NAFLD,并且对NAFLD相关的6种候选基因(ADIPOQ、APOC3、GCKR、LEPR、PNPLA3和PPARG)进行多态性检测。
结果表明,39.6%的患者合并发生NAFLD,NAFLD与代谢综合征、肝硬化和PNPLA3 rs738409 CG/GG基因型有关。中位数随访时间79.9个月,11例患者发生HCC,其中9例为同时合并NAFLD的患者。多因素分析表明,同时合并NAFLD(HR=7.27)、高龄、肝硬化和APOC3 rs2854116 TC/CC基因型变异(HR=3.93)是肝癌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脂肪肝合并HBV感染会增加7.3倍的肝癌发生风险。
另外,研究者指出,在HBV感染合并NAFLD的患者中,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增加HBV有关的肝癌发展。鉴于此,最新发布的首部欧洲NAFLD诊疗指南也推荐:所有脂肪肝患者除检测肝酶谱外,均应筛查代谢综合征;对于肥胖或代谢综合征患者,均应筛查NAFLD。对于高风险人群(> 50岁、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应进一步评估有无进展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