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
8月23日,参加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第2期医师身心健康活动的医师代表们就 主席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展开了三轮圆桌讨论。讨论由中国医师协会培训与技术推广部主任柳琪林、(图3(左二)、《医师报》社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右一)。
仅依靠卫生系统不能达到全面小康
▲ 瑞金医院 黄伯高
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虽然医改涉及很多方面,但全民健康还关系到环境、食品卫生等,因此全面小康并不是仅依靠卫生系统就能解决的事。我们卫生系统人员能做的就是治已病。
医疗卫生系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医疗安全得不到保障、医务人员不满薪酬待遇、医生社会地位逐年降低等,这与医疗体制不无关系。
以最普遍的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为例,这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都有极大关系。大医院医生忙碌而疲惫,我下午出门诊,经常要看到晚上七八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医疗资源重新分配,或者开展医联体,基层和大医院结合,鼓励大医院医生去基层医院坐诊、参加诊治,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的应用度,进而减轻大医院的负担。
提高待遇、保障安全、鼓励年轻人从医,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据悉,近些年,医学院校录取分数逐年降低,许多人不愿意从医,希望国家从体制制度上有所关注。
希望通过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引起全社会、全民重视医生、关心医生。
基层儿科资源依旧匮乏
▲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彦香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但是患者却不少。我所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天门诊量,不亚于北上广等三甲大医院。我在心脏儿科工作,上午门诊往往能看40~60个号。
尤其是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儿科医生面临更大的压力。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基层儿科医生仍旧非常缺乏。助产士一晚上接生28个新生儿,由于床位紧张分娩两小时后产妇就要离开医院……类似事件,并不少见。
国家应加大力度培养儿科医生。我毕业于1988年,当时还是儿科系,毕业后直接从事儿科工作。因此,我建议全面恢复儿科系招生。
至于当前开展的规范化医师培训,我认为有利有弊:好处是轮转后的医生可以当全科医生,不利之处就是了解了所有科室后,年轻人更不愿意留在辛苦的儿科。我认为,儿科医生的规培可以只在儿科领域做,轮转儿科相关科室即可,以此避免人才流失。
大医院则要主动服务基层。我跑遍了宁夏所有基层医院,每年选择1~2个点,以这个点为中心,带动当地技术水平发展。希望有更多的对口帮扶政策出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帮助西部地区医疗机构发展。
孩子的事无小事,望国家加快儿科医师培养,提高儿科医师待遇。
医院管理者要主动关心员工
▲ 陕西岐山县医院 张锋
岐山县医院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开放床位900余张,员工900余人。我在该院任院长已经三年,一直非常重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每年安排在职及离退休员工参加一次健康体检。因此,很多人及早发现了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并进行及早干预治疗。关心老同志、关心业务骨干、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种种举措使得我院医务队伍稳定。此次的疗养活动对我也是一种启发,我院将认真研究,争取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就近的短期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