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一项研究显示受教育水平<6年,体力劳动者、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月的患者卒中后死亡率更高。(Int J Stroke. 2016年3月24日在线版)
该研究纳入12 246例卒中患者,这些患者数据均来自我国国家卒中注册表,社会经济丧失的测量基线按照受教育水平<6年,体力劳动者、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月这三个因素来评定。对其随访12个月,结果共1640例患者死亡,调整年龄、性别、心血管风险等多因素后,受教育水平<6年其死亡的OR为1.25,体力劳动者为1.37,低收入者为1.19。进一步调整其院内、院外护理及用药水平,发现受教育水平、体力劳动对其死亡风险的影响没有变化,只有低收入者的OR 变为1.15。
与社会经济能力没有丧失的患者相比发现,受教育水平<6年,体力劳动者、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月这三个因素只要具备其中一种,其社会经济能力丧失的OR为1.33,具备两种因素其社会经济能力丧失的OR为1.36,具备三种其社会经济能力丧失的OR为1.56.
研究者指出,我国在国民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上存在许多的不平等,而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职业分类都会影响患者卒中后的死亡率,而这些并不能通过护理及用药方式来改善。关于这其中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由于长期护理丧失的一个结果。
对于受教育水平低,经济收入却不低的家庭其饮食及生活方式大多不健康。那些受教育水平低、收入低的体力劳动者则通常不进行卒中护理。而那些收入低但受教育水平不低的患者由于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则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