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萍)“‘互联网+’很火,但我认为互联网只是媒介,应是‘各行各业+互联网’,主体必须搞清楚!”“虽说医改已进入深水区,然而基本没有改医,改的是药。”“制药企业不可能没有一点瑕疵,面对舆论危机要勇于面对错误,及时整改,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4月14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主办的2014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发布会暨201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论坛在厦门举行。各医药企业负责人针对互联网医疗、医改、企业舆情监控与危机管理等时下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十医生获“十大学科带头人”
2014中国医药行业百强榜、2014中国医药行业10 大领军人物、2014中国医院十大学科带头人等十个奖项在此次会议上发布。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沈阳军区总医院院长孟威宏等10位专家获得十大学科带头人称号。
获得10大领军人物称号的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指出,“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评价医药企业的榜单,主要考虑销售额等数字因素。中国医药行业百强榜以品牌综合实力为考量因素,通过同行评价产生。旨在树立各行业标杆,表彰先进个人和优秀的医药企业,推动医药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目的是引导医药行业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该榜单也可作为医界人士及公众知晓诚信、可靠企业的参考。”
媒体与制药企业跨界沟通
一场特殊的人文沙龙首次在会上举办,《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如何做好舆情监控与危机管理》吸引了50余位企业负责人参与。
沙龙主持人、《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张艳萍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大众对信息,尤其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医药信息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一些事件发生后,与之相关的信息会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如相关当事人、相关单位不能及时、主动地回应,则会使公众产生误解、质疑,甚至通过多种传播方式,让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一场超过事件本身的舆论危机有可能由此产生。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如何认识媒体、善用媒体值得我们深思。”
出席沙龙活动的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守住企业的道德底线、重视舆情监控、正视错误并及时改正、接受群众监督,是避免危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
(更多报道敬请关注下期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