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记者 熊文爽)12月6日,中国健康科普联盟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表示,中国健康科普联盟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健康科普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张雁灵指出,人类的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和目标,推广健康科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首先,要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让全民参与到医学科普中;其次,需进一步提高或针对性地开展当前和今后的科普工作,持续改进和加强健康科普;最重要的是,要构建新的科普推广格局(或体系),在科学的领导下,以联盟的方式做好科普工作。”张雁灵进一步指出,顶层设计非常重要,需动员专家,特别是大专家,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做好健康引领,此外,联盟工作要确保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边远地区。同时,涉及到人民健康的问题,如慢病治疗,都应该作为健康科普工作的重点。
“我相信,联盟成立后,专家教授们会严阵以待,积极制定健康科普计划。中国医师协会也将与联盟共同携手,为国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张雁灵会长说。
中国健康科普联盟主席郭树彬表示,目前,呈现在大众面前的科普很多,质量良莠不齐,很多都是商业化操作,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联盟的成立就是要建立真正专业的、权威的科普体系。
“做科普的主体必须是医务工作者。”郭树彬指出,目前科普工作的主力军可分为四组,一是各个专业、专病的医生和医务工作者;二是在学协会下成立的各省市的科普专业分会;三是全国各大医院;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主力军有了,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和学协会领导将这些主体组织起立,形成一股合力,建立有组织、有权威的医学科普团队。”
会上,郭树彬最后感慨,好医生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好医生通过精湛的医术治疗好患者;第二层好医生带领团队治好患者和保障周围人的健康;第三层好医生则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科普知识,让更多的民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