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张亮)十里东湖柳色新,烟波画舫正逢春。4月7日,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武汉盛大开启。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首江城。会议对妇科内分泌、生殖医学及妇幼健康等热点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诠释。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日益受到瞩目。毋庸置疑,科技创新将为生殖医学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推动生殖医学研究成果转化,是从一种创新走到另一种创新。”乔杰院长介绍,“期待医学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化,使更多患者受益。”辅助生殖临床策略、生殖细胞及胚胎发育的多种组学、单细胞基因学筛查、人类微生物和基因组等领域相关研究创新与转化,在乔院长的娓娓道来中生动呈现。期待通过本次学术会议交流,促进更多的生殖医学研究走出实验室,造福更多患者与家庭。
“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动生殖医学跨上新台阶。”上海交通大学王一飞教授提出,21世纪生殖医学发展的战略方向为目标上移,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年近八旬的他,从一位行医六十余载的医生角度,分享了他对生殖医学的体会:“人的一生,从配子发生成熟到准备怀孕,受精、胚胎发育、分娩,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生殖医学是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怀的最佳体现。
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妇女卫生处王亮副处长分享了“创新性母婴保健技术临床应用评估机制思考”。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化路径中,建立评估制度必不可少。目前,母婴保健技术的临床评估还面临挑战。“创新性”技术和技术革新的合理界定问题、新技术评估的复杂性和评估实施中的风险,都是评估制度建立过程中函待解决的难题。
二代测序如何引领下一代试管婴儿?来自英国肯特大学Alan Thomhill教授介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的出现是辅助生殖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研究发现,健康的胚胎是试管婴儿成功的第一步,所以PGS技术开始越来越被重视。应用PGS技术挑选正常的胚胎,意义显著。不仅可以治疗不孕症,在阻断遗传病传播、降低人类遗传负荷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曹云霞 PGD伦理指南制定 势在必行
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教授介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和早期产前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产生的一种新技术。即对经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在胚胎植入前对其进行染色体或基因分析筛查,以选择“合格”胚胎植入宫腔,从而获得“正常”胎儿的方法。
曹云霞教授指出PGD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欲求,由于这一技术至少牵涉拟再生育的父母、胚胎或子代以及患病子女等利益主体的关系,需要研究其伦理难题和制定相关的伦理指南。面对PGD带来的挑战,曹教授表示还须思考如何进行具体的利益衡量和调和,并设计出妥适的法律规范。目前国内法律管制的问题缺如,需要通过比较研究,检视外国法律制度处理这项议题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立法借鉴的域外资源。
陈子江 PCOS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复杂。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教授介绍,人们对PCOS的认识逐渐深入,经历了描述性时代、内分泌时代、代谢时代,以及如今的遗传时代。
陈子江教授表示,对PCOS易感基因位点的研究,从早期的候选基因筛查到现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发现100余个疾病易感基因。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GWAS成为研究复杂性疾病遗传基础的更为全面的、无偏倚的、客观的方法。
陈子江教授团队首次对PCOS患者进行GWAS研究,并被誉为PCOS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该研究发现11个易感位点,所提示致病基因与2型糖尿病、促性激素激素作用、细胞增殖等病理、生理状态相关。
遗传和环境是PCOS的两大重要致病因素,但需注意它们并不是孤立的。陈教授表示,深入研究致病基因、环境风险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明确PCOS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探索对因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李蓉 促排卵方案应根据个体表现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介绍,研究表明,对于高龄不明原因不育女性来说,相比于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立即开始IVF治疗是更好的获得妊娠和分娩的治疗方式,且能缩短达到妊娠时限。根据产妇年龄校正后的线性回归分析,不考虑胚胎数,女性年龄越大,非整倍体率较高,可用胚胎数越多,整倍体数越多;获卵数越多,就有越多的冷冻胚胎供后续移植时使用,提高了累积妊娠的机会,使活产率得到提高。
李蓉教授表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卵母细胞中非整倍体比例随着母亲年龄而增加,但并不受35岁或以上女性可用胚胎数的影响;可用胚胎数越多,整倍体卵母细胞和胚胎越多,高龄女性亦然;提高卵母细胞数量能有机会获得更多整倍体胚胎;在IVF过程中,获卵数与活产率存在强烈关联,最优化IVF结局所需获卵数为9~15个卵母细胞。
促排卵方案应根据个体表现型,李教授建议将正常反应患者、低反应患者、高反应患者区别对待。对于高龄不明原因不育患者,尽快IVF治疗;高龄患者添加促黄体生成素,提高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控制性促排卵治疗和促性腺激素的选择,以提高累积妊娠率为目标。
(下转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