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4-27 总第49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4-27 总第498期
返回上层

总第498期

发布时间:2017-04-27

药械

标题导航

短期用糖皮质激素也可有严重风险

发布时间:2017-04-27来源:《医师报》作者:裘佳  阅读: 71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近日,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成年人相比,短期口服这类药物会增加骨折、血栓和脓毒症等健康风险。(BMJ.4月12日在线版)

研究收集了2012-2014年约150万例18~64岁美国成年人的匿名医疗数据,其中超过1/5的人曾至少1次短期(<30 d)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背疼痛、过敏等。

结果显示,服用糖皮质激素30 d内,使用者脓毒症、静脉血栓栓塞、骨折风险分别增加5.3、3.33、 1.87倍。即使很低剂量(等效剂量的强的松<20 mg/d),相应风险仍分别为4.02、3.61、1.83倍。在其后的31~90 d内,这一风险逐渐降低。不过,3个月后,这种风险依然保持上升趋势。

研究者指出,此前医生往往只关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后果,但很少考虑短期服用的潜在健康风险。为此,研究者呼吁,由于糖皮质激素较为常用,甚至有可能出现滥用,应加强对医生和公众的教育,了解服用这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并普及安全使用的知识。

blob.png

欧洲发布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相关呼吸道感染意见书

机械通气相关呼吸道感染避免雾化吸入治疗

近日,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发布应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意见书,主要针对成人无创机械通气应用雾化吸入药物提出推荐意见。专家组建议避免采用雾化吸入抗菌药。(Clin Microbiol Infect.4月13日在线版)

对于耐药病原体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该意见书建议避免将抗菌药(如黏菌素或氨基糖苷类)雾化治疗添加到已包括黏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的常规静脉注射抗菌治疗中,作为标准临床实践治疗方案。避免在临床中使用抗菌药如黏菌素或氨基糖苷类雾化治疗代替静脉治疗由耐药性病原体引起的VAP。

对于抗菌药敏感病原体引起的VAP、呼吸机相关气管支气管炎(VAT),同样建议避免在静脉用药基础上添加雾化吸入用药,或雾化抗菌药作为单一疗法代替常规静脉注射抗菌药治疗。

对于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建议避免使用雾化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避免在临床中使用雾化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blob.png

治疗帕金森病难治性运动波动

阿扑吗啡疗效受瞩目

帕金森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随着病情的进展,将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药效波动时出现的开关现象,在“关”期患者可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肢体强直、无法运动,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

2017美国神经病学会年会上,英国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TOLEDO研究,探索皮下输注阿扑吗啡对“关”期的改善作用发现,阿扑吗啡是一种可与脑深部电刺激和左旋多巴治疗比肩的有效治疗方法。(Medscape网站)

研究纳入106例晚期帕金森病白人患者。结果显示,从基线到第12周,阿扑吗啡组患者“关”期的时间减少了2.47 h,而安慰剂组减少了0.58 h,且疗效从第1周起便开始显现,一直持续到第12周;在第12周时,阿扑吗啡组患者整体印象改变评分较安慰剂组更高;阿扑吗啡组患者报告称症状改善的比例为71%,表现出恶化的患者比例为19%,而安慰剂组患者分别为18%的改善和45%的恶化;积极的治疗耐受性良好,并未观察到预计以外的不良事件。

blob.png

妊娠早期使用抗抑郁药或未增

子代精神障碍风险

瑞典一项大规模分析显示,妊娠早期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比既往认为的更低,并未增加后代罹患孤独症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风险。(JAMA. 4月18日在线版)

研究分析了1996-2012年所有生存的出生个体,涉及943 776例母亲生育的1 580 629例婴儿。研究所使用的抗抑郁药中,82%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其中常用的SSRI包括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

结果发现,妊娠早期服用抗抑郁药时,早产(<37周)的风险稍有增加(OR=1.3)。在控制多个其他风险因素后,未发现后代罹患孤独症、ADHD及胎儿发育迟缓的风险增加。

该研究不仅观察了母亲妊娠早期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还观察了父亲同时使用抗抑郁药的情况,以及母亲妊娠前曾使用而在妊娠期内未使用抗抑郁药的情况。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与后代罹患孤独症、ADHD及胎儿生长迟缓风险的升高有关,提示更复杂的家庭因素(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了转归,而非母亲于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本身。

加强抗菌药管理及院感控制

遏制细菌耐药进程

本报讯(记者 裘佳)4月16日,由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就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落实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针对抗菌药临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解析。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病学会主委刘又宁教授指出:“迫于碳青酶烯耐药细菌,特别是产碳青霉烯酶细菌越来越多以及有全国传播的趋势,加强对碳青霉烯类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限制和管理势在必行。另外,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强医院院感控制措施,比单纯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更重要。”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授表示:“在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建设上,必须提升院内感染诊治、临床微生物和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的能力,加强三个科室间的相互配合与沟通,才能保证抗菌感染诊治有效。”

成人原发性强直阵挛发作抗癫痫药对儿童同样有效

2017美国神经病学会年会上,一项Meta分析的初步结果显示,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PGTC)的抗癫痫药物(AED)对儿童同样有效。(Medscape网站)

该Meta分析纳入1999-2015年7项研究、757例患者。4项研究在成人中开展,2项在成人和儿童(有些才2岁)中共同进行,1项在儿童中完成。研究中涉及的AED包括拉莫三嗪、吡仑帕奈和托吡酯。

研究者表示,据悉,儿童使用的70%的药物都并非专门批准用于儿童治疗的。实际情况下,成人批准的AED也常用于儿童中。 

针对这项新研究,来自南阿拉巴马大学医学院的Juan G.Ochoa指出,尽管这项研究看似“精心设计”,但从研究摘要中尚不清楚儿童与成人的患者数量。“如果儿童和成人患者的数量具有可比性,则该研究的意义非常重要。这表明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全面性癫痫发作的新药或许不需要在儿童人群中进行单独试验。”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