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不可能通过目前这种分化的简单的大学教育或所谓的“整合医学课程”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创立一个整套教育体系,从最初者的教育阶段,就将整体观、整合观、医学观等传授给他们,使他们从小就在科学、人学、哲学、社会、环境、艺术等因素的沐浴下思考问题,长此发展,自然形成“整合思维”。这种整合思维其实已不仅仅限于医学领域。
要实现上述目标,特别需要从教育抓起,要有相应的师资、相应的教材、相应的育人环境、相应的实践基地、相应的考核指标,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十分缺乏的。
一个事物分比较容易,但合则十分困难。我们现在的医生也应从自己做起,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专科细分的同时,强调自己的整体发展。
医学院校要下大力气抓好整合医学
要下大力气,要创新体制机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整合医学”的理论、方法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医师报:我们了解到一些院校成立了整合医学系、整合医学研究院和整合药学研究院,中医更多,西医也有,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
樊代明:整合医学,不只限于中西医整合,要整合一切有关人的知识,由此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最近几年,不断有中医药大学设立整合医学系、整合医学研究院和整合药学研究院,目前大致有5所大学,西医2所,中医2所,药学1所。整合形式不同,有中医与西医的整合,有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有医学与药学的整合。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同,有的支持力度相当大。总体来讲,中医更积极,西医院校相对慢一些,说明现代医学发展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观念和做法已经根深蒂固,整合医学理念的理解和实施如逆水行舟,有待时日,但大势所趋,不进则退。
要将整合医学落实到具体行动,还要发挥更多人的积极性。要从卫生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着手,灌输整合医学理念,增强整合医学意识,医科高校校长要重视,要下大力气,要创新体制机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整合医学”的理论、方法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设计各环节打破学科壁垒、地域限制和固有模式束缚,充分体现“整合”。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参会的高校校长达150多位(含前任),说明各个高校已开始重视,这是好现象。
此外,整合医学课程还要渗透到其他临床以外的专科,包括人体保健、康复在内的所有医学领域。通过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具备整合思维,掌握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如此培养的医学生进入临床后,才不会离“人”太远。
让身体内部的器官“团结”起来
医学要把所有与人相关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根据人体的本质、人的本性和疾病的需要而取舍,才能从极其复杂的问题中找到适合人类健康的正确答案。
医师报:整合医学分会如何处理整合医学与各专科的关系?我们注意到今年成立很多的专委会,将如何在整合医学理念下运行?这些专委会与其他学会下面的专委会有何不同?
樊院士:整合医学与专业化专科化并不矛盾,专科使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化使治病越来越精,但最终还得回归整体。这种细与精正好是整合医学的最好元素,相当于加数。整合医学相当于加号,最后是得更大的和,而不是永远是加数。医学是为病人治疗,而不是只治病灶。医学要把所有与人相关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根据人体的本质、人的本性和疾病的需要而取舍,才能从极其复杂的问题中找到适合人类健康的正确答案。
我在参加学术会议时经常发现,参加临床医学会议的药师很少,参加临床药学会议的医生也不多,临床医生都只关注自己的专科领域,对其他专科哪怕是相关的专科都不重视,甚至置之不理。认为不是自己的事,但那都是这个病人的事,你只完成了自己的事,病人可能因为不是你的事而死于别人的事。
我们成立了各个专科专委会,但与其他专科学会的不同,我们是在整合医学理念下的专科整合,例如整合心脏病学、整合呼吸病学、整合消化病学等,根据自己专业的难题,邀请相关专科比如基础、预防、中医、心理,甚至护理的专家进来,共同解决难题。
我们希望通过各个专科之间相互整合,把身体内部的器官“团结”起来,不仅是临床医学间的整合,还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整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和全民健康促进结合,实现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在现有方法或内容基础上的医学知识整体化、系统化。
比如我们成立整合盆底学专委会,大家知道,盆底器官涉及的专科很多,有泌尿外科及内科、消化外科及内科、妇科和产科、骨科和男科8个科的器官相生相联,如果自己只管自己的器官势必造成其他器官的损害,甚至造成病人生不如死。
我们成立那么多专委会,这只是第一步。医学已经分到这个层次了,只能“将错就错”,不然没有抓手,不过接下来就不这么做了。
例如明年的整合医学大会,我们将以病人某个重要的病理现象设立论坛。以器官纤维化为例,主要涉及肝脏、肾脏、肺及皮肤四个器官,现在各研究各的,花钱不少,花的功夫不小,但收获不大。其实它就是整体变化在局部的不同表现,我们将其整合研讨,参会有基础与临床、内科与外科、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国内与国外,大家一起来探讨,不是更好吗?
又比如组织增生不良,有外胚层的皮肤切口愈合不好,有内胚层的难治性溃疡,有中胚层的骨不连或骨质疏松,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综合起来研究,一年选10~20个现象共同研究,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说到底就是人类要全面健康,医学发展必须要整合。
多方携手,推进整合医学走向医学发展新时代
我们希望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进整合医学发展,让医学和技术不仅解决病人的疾病,还变得更加温暖、更加人性化。
医师报:您希望通过召开中国整合医学大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其亮点是什么?
樊代明: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将于2017年4月29日在西安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未来医学、赢在整合”。参会的两院院士达52名、医学高校校长150余名(含前任)、各级医院院长过1000名,参会人数已逾8000人。其中49名院士、306名专家将就整合医学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沿技术、整合医学相关临床专科发展与适宜技术应用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会议期间,将另外成立2个全国性整合医学分会和15个整合医学的专业委员会、启动20个专业委员会与12个省级分会的筹备工作。
本次整合医学大会为致力于整合医学发展的专家学者提供探讨与交流医学未来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凭借整合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各高校校长将共商医科院校的医学教育及育人方向和实践;各医疗机构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可以交流综合医院发展方向与目标;各基础与临床科室主任与业务骨干可以共同研究整合医学临床专科诊疗模式与整合医学疾病诊疗方法;还有30余家企业的代表和60余个媒体的代表将助力大会,共同推进整合医学相关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整合医学将引领医学发展走向新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进整合医学发展,让医学和技术不仅解决病人的疾病,还变得更加温暖、更加人性化。我还是那几句老话,“独走快,众行远”,“贵在整合,难在整合,赢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