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的方法是以望闻问切四诊,而切诊主要是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独有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畅和气血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穿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故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和精气神的整体状况。
脉象临床意义,虚实,表现正邪之盛衰。实脉,有力之脉,为实证;虚脉,无力之脉,为虚证。寒热,反映疾病之性质。迟脉,迟慢之脉,为寒证;数脉,急速之脉,为热证。浮沉,辨别病位之深浅。浮脉,为表证;沉脉,为里证。
脉象要素以数、位、律、形、势作分析,古人依此,整理出二十八脉。脉数为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缓脉、迟脉、数脉、急脉)。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深浅(浮脉、沉脉、伏脉)。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促脉、结脉、代脉)。脉形是指脉动的形状和性状,具体是指脉形的粗细、长短,脉管的硬度及脉搏往来的流利度(弦脉、紧脉、滑脉、涩脉)。脉势是指脉搏强弱(虚脉、实脉、细脉、洪脉、大脉)。脉象主要是指数、脉位、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和均匀度。
脉搏波主要是综合反映与心动周期相应的血管压力波、容积波及血管运动产生的位移波。脉波由升支和降支组成。升支和降支构成主波(血流波,P波),降支出现两个波和一个切迹,即潮波(压力波,T 波)、降中波(重搏波切迹,V波,DN点)和降中峡(重搏波,D波)。
晋代王叔和(210-285年)曾著书《脉经》,在序言中写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如今脉诊可结合电子技术,计算机科技及近代物理学,将中医脉波图显示在计算机屏幕,可作为临床、教学与研究使用。脉搏传感器、压力转换器、多频道记录器,使脉波图可客观详实研究,图下易明,甚至采用蓝牙无线网,不必悬丝,即可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