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柳昀哲教授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负面情绪记忆经过一夜睡眠后会更加难抑制。(Nat Commun.11月29日在线版)
研究招募73位男志愿者(年龄21.6±0.81岁),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并记录皮肤电导反应(SCRs),分析经过一夜睡眠前、后对负面记忆抑制的神经过程。志愿者需要记住52对图片(中性面部表情和令人反感的图像),当看到中性面部表情时,会立刻联想到令人反感的图像。然后再次看到这些表情时,要求受试者抑制与之关联的负面记忆。
整个研究在连续2 d内完成,受试者在第1 d观察图片后24 h(包括安排睡觉7~9 h)和第2 d观察图片后30 min进行fMRI 扫描。
结果显示,经过整夜睡眠后,志愿者更难抑制有害记忆。试验期间的脑活动表明,记忆抑制中涉及的神经回路原先集中在海马体,随后转变分散到皮层,这一转变似乎是抑制负面记忆难度增加的原因。
这一研究证实,经过整夜巩固的情绪记忆组织发生了快速变化,揭示了情绪障碍情感记忆抑制抵抗的潜在神经生物学基础,并为进一步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