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11-24 总第47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11-24 总第478期
返回上层

总第478期

发布时间:2016-11-24

肿瘤

标题导航

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进展

发布时间:2016-11-24来源:《医师报》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徐瑞华  阅读: 162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应呼吁临床医生需要对mCRC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综合考虑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双重获益,考虑患者意愿、工作生活状态和经济情况,以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模式。


blob.png


近年来,随着临床新药和现代生物药物的引入,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效果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患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有所改善。

研究显示,对于初始化疗或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获益的mCRC患者,维持治疗可延缓症状复发或进展,在延长患者PFS的同时,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从一线标准化疗±靶向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有三种治疗模式可以选择:(1)持续治疗:持续标准化疗或联合靶向药物,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反应不耐受;(2)维持治疗:标准高强度治疗中停用某些毒性明显的药物而采用低强度、低毒性的药物持续治疗,一般采用一线化疗中的一种药物、与一线药物无交叉耐药的另一种药物或靶向药物,维持剂量相对较小;(3)间歇治疗:完全停用化疗和靶向药物。

大量临床研究探索维持治疗的最佳模式,但对于维持治疗的合适人群,方案的选择和时机,尚缺乏指南意见,并且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规范维持治疗的比例也不大。

2016年,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的XELOX/FOLFOX诱导后使用卡培他滨单药维持对比不维持的随机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Ann Oncol》上,这是首个中国mCRC维持治疗的Ⅲ期临床数据,为中国晚期肠癌维持治疗奠定了数据基础。

首个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专家共识的公布,旨在引导更多人了解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和有利性,推进维持治疗在临床的运用,以期在临床上对更多适合的人群进行规范的维持治疗,包括关注一线治疗的方案和时长,及后续维持治疗的运用。

对于大多数mCRC患者来说,维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一种低毒稳效的治疗策略,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对于一线治疗阶段仅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可单用低毒性的化疗药物维持治疗。对于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的mCRC患者,推荐靶向药物联合低毒的化疗药物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