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8-11 总第46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8-11 总第464期
返回上层

总第464期

发布时间:2016-08-11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为中国与世界医学搭一座桥

发布时间:2016-08-11来源:《医师报》作者:杨萍 陈惠  阅读: 51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6位诺贝尔奖得主、15位中美院士、50余位中外权威专家,就时下火热的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生物医药等话题进行探讨。这一令人期待的场景将出现在9月1~3日于成都召开的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上。

8月3日下午,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以下简称“诺奖医学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就会议筹备进展情况等进行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设立了国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中医精准医学与转化医学论坛、生物医药产业论坛、世界青年创新论坛,四个主题论坛及系列分论坛。

本届峰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指导,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世诺医学交流中心(筹)联合承办。

此次发布会的举办,标志着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筹备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blob.png


大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

传递真实的“中国声音”

作为指导单位,中国科协见证着诺奖医学峰会自创办以来的努力与成长。峰会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顶尖科研成果与科学思想的交流平台,并传递给世界真实的“中国声音”。

诺奖中国行,中国诺奖梦!我们希望诺奖医学峰会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国际医药发展、科研创新的交流和互学互荐,而且更将超越医学领域,助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传承,这将是一项具有持续影响力的科学事业!

让人欣慰的是,从事中医学研究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屠呦呦先生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深信,国际科研领域将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特色科学的发展。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组委会主任赵平:

推动中国科研的进步和发展

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最新的“科技三会”等不同场合,都明确提出:科技兴国是复兴中华民族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则是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火车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疑是最优秀的科技精英。因为他们的成功,常常加速了科学与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他们的卓越成就也引领了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向科学顶峰挺进。

为此,我们每年都邀请诺奖得主和顶级的科学家访问中国,每年举办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及诺奖中国行系列行动,他们同中国的科学家、青年学生,以及其他科技、工业、商业,甚至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诺奖医学峰会已经成为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能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一个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外国的科学家不仅来中国开会,还试图尝试并已经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落地。如Car-T技术的发明者Carl June院士已同国内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诺奖得主Jack Szostak教授在成都建立了药物开发研究院。这意味着,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搭了一座桥,让中国与世界沟通,这有利于中国科研的进步和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谢钟:

让世界了解中医  让中医了解世界

诺奖医学峰会目前已打造成为一个品牌会议,不仅质量高、水平高,而且是中西医交流互融的良好平台,进一步推进了中西医的资源组合、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2013年,首届峰会成功拉开了“让世界了解中医,让中医了解世界”的序幕。

首届峰会以“现代医学、中医学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国际生物医学技术前沿、生物医学技术经济学展望、中医药学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与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中医药学发展理论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做了主题演讲。

第二届峰会在吸取首届经验的基础上,以“大视野、大健康”为主题,以交流国际肿瘤研究进展为主要方向,参会专家围绕着中西医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生命的意义——科学人文的对话、中国诺奖之路、中医走向世界、国际医疗旅游等话题进行充分交流。

本届峰会将延续前两届峰会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会议特点,特邀诺贝尔奖得主、中美院士等中外权威专家,着眼中医药学前沿问题、重点学科进展问题、生物医学产业新机遇等,进行多个维度的交流和探讨。

1503194274(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