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MPRIS试验事后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在积极使用单纯药物治疗预防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时,一些风险因素可预测哪些患者病情可能加重。这些因素包括在血管狭窄供血区域存在陈旧梗死、登记时未使用他汀等。(JAMA Neurol.2016年1月4日在线版)
该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比支架置入术在预防卒中方面更有效。然而在33个月的随访中,15%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组同样发生了卒中事件或死亡。
为确定与此类结局高发生率相关的基线特征,研究纳入227例患者进行事后分析,82例为女性,平均59.5岁。
在多元分析中,狭窄动脉供血区存在陈旧梗死(HR=2.6)、复发性卒中(HR=3.0),以及登记时未使用他汀(HR=2.4),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研究者表示,该结果显示对于单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高风险亚组,需考虑其他疗法。药物洗脱球囊、更易于使用的支架递送设备,甚至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具有进一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的新型技术,应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