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呼吸内镜已进入介入肺脏病学时代。我国儿科支气管镜的工作起步较晚,落后于成人科约15年。自2005年全国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成立以来,儿科支气管镜医学发展迅速。特别是2010年广州支气管镜会议以来,更是“创新不断”“发展迅猛”。呼吸内镜的作用已被儿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以及外科医师认可。并于2009年发表了“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
儿科呼吸内镜术方法过关、安全可靠,是有效的疾病诊疗手段。目前,很多医院对支气管镜术在诊断中需求性甚至与CT一样普及,我国儿科已安全地开展了大量支气管镜手术,特别是对呼吸系统重症和疑难症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起到巨大作用。
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有其特殊性
我国儿科呼吸内镜医师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儿童气道远较成人狭窄。很多介入方法的设备和器械往往是为成人设计的。若在儿科应用需要改良,操作风险增大。
儿科疾病谱与成人的不同,感染、先天发育畸形、意外伤害多见,肿瘤少见。
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期,随生长发育气道也不断生长,置入性材料的选择要求更精准。另外,由于患者很多为独生子女或宝贵婴儿,家长的期望值非常高,极易产生医疗纠纷。所以,儿科呼吸内镜技术是再创造和开拓性的工作。经验表明,儿科呼吸内镜工作的建立开展不是几个专业医生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一个医院总体水平的提高才能完成。
近年来,我国儿科同道根据儿科特点付出了巨大艰辛的努力,开拓性地将应用热消融(电凝,氩气刀,激光刀)、冷冻治疗、球囊扩张、气管支架应用于儿科。新介入技术的应用无论在儿科呼吸系统感染、变态反应、间质性肺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还是在气道肿瘤、结核、外伤、外压及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气道狭窄诊断治疗方面均起到了革命性的进展。
多学科协作共创儿科介入肺脏病学
新的培训体制和内容需要更快地发展。需要培育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硬质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共用为基础的儿科内镜医生。更多必要的先进技术引进儿科也已提上日程。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众多医院都在准备或筹建儿科呼吸内镜工作。未来五年内,开展儿科呼吸内镜单位的数量可能爆发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儿科内镜从国家层面的管理和规范化及培训,将使我国儿科呼吸内镜更加快速、稳健发展。